广州之春花事漫笔一

一、毛地黄年3月2日,在华南植物园雨林温室前,第一次认识了毛地黄。它不寻常的花形令人过目不忘,那时,笔者把它成了珍稀花卉,确实也没在别的地方见过。可是年的春天,突然在广州一些街头马路上的寻常花坛里,出现了它的身影;后来更是在园博会上随处闪亮,俨然成了花卉新宠。

(摄于花城广场)

(摄于番禺大道)

(上两图摄于海心沙广州园博会)

喜新是人的本性之一,毛地黄令许多人驻足欣赏,似乎有必要对它多了解一点。它的花序成串挂着数几十朵花,花冠像一口口小钟,所以毛地黄有个别名:自由钟。人工栽培品种有白、粉和深红色等,一般分为白花自由钟、大花自由钟、重瓣自由钟。无独有偶,形状像钟的花,今春还见到一种:倒挂金钟。(摄于海珠湖)传说坏妖精将毛地黄的花朵送给狐狸,让狐狸把花套在脚上,以降低它在毛地黄间觅食所发出的脚步声,因此毛地黄还有另一个名字——狐狸手套。毛地黄的故乡远在西欧,因此又称为洋地黄。既然叫毛地黄,当然应该有毛了,可是偏偏有这样一句话:毛地黄没毛,地黄有毛。笔者只听说过六味地黄丸,没见过地黄,从网上查到的图片看,地黄确实有很多绒毛,就连花朵上都布满茸茸的小毛。而毛地黄的花朵是光滑的,茎叶上倒是有浅密的白茸毛。

毛地黄中的“地黄”,是因为叶子酷似地黄的叶子。

毛地黄漂亮有趣,也有毒,可眼观而不可亵玩哦。二、美女樱年11月在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初识美女樱。觉得这花虽然不丑,但颜值好像担当不起“美女”二字。今春在海珠湖边偶遇,方知其名不虚。

海珠湖以上面三种花色间种,犹如铺地锦绣,视觉效果甚佳。

后来在番禺大道花坛还见到了粉色美女樱。美女樱不是樱花,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樱花是蔷薇科樱属木本植物。三、金合欢在番禺大道路边见到它时,还以为是广州入侵植物光荚含羞草的黄花版。去年在前往惠州、韶关的高速公路两边,看见光荚含羞草已成泛滥之势。下图为光荚含羞草。图源:网络。百度确认是金合欢。记得华南植物园的科普资料说,金合欢是澳大利亚国花(也是奥地利国花)。国花怎么沦为广州路边的野草了?后来又再让一位花友确认,她也认为是金合欢。看来广州也是金合欢的适生之地,希望它不要步光荚含羞草的后尘。金合欢全株入药,花极香(下次再见记得闻一闻),可供提取香精。金合欢还是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上木质最硬的树。四、碧冬茄碧冬茄平时经常可以见到,它已成为城市绿化花坛摆放的主要用花,有着“花坛皇后”之美誉。虽然它花色丰富,群体表现出众;但个体不堪近观,瓣边的褶皱状或不规则的锯齿状,显得艳俗有余、精致不足。今春第一次见到紫色的碧冬茄,虽然依旧精致不足,但超脱了艳俗,视觉效果最佳。

(摄于番禺大道)

碧冬茄是茄科植物,今春还拍到它的两个家人。1、乳茄

(摄于海心沙公园)

?乳茄又名“黄金果”“五指茄”等,基部有乳头状突起,或乳状头,或如手指,或像牛角。它果形奇特,果色鲜艳,观果期达半年,是一种珍贵的观果植物。在民间,乳茄是一种吉祥的植物,象征五福临门、金玉满堂、富贵发财,又因取名五代同堂,寓意有子孙繁衍不息、代代相传之意。人们常把乳茄果实摆供在神案上。2、水茄(摄于河涌边,野生)据说,水茄有耐贫瘠、耐污染和抗病虫害等特性,作为茄属野生种质资源,在育种及嫁接上利用较多。该种果实可明目,叶可治疮毒,嫩果煮熟可供蔬食。摘了一个,撕开闻闻,有清甜的番茄味。五、黄葛树往年黄葛树总是早于红棉、黄花风铃木报春的,满树嫩绿非常醒精提气。今春至此,红棉开爆了,风铃木开爆了,大部分黄葛树却慢了一拍,只见苞芽。

(以上两图摄于小区行道树)

有些还陈叶与“果实”(隐头花序)共存。

(摄于番禺大道)

六、紫娇花摄于海珠湖。小花娇俏精致,名实一致。有趣的是,其外观除花色与中国的韭菜不同外,(中国的韭菜一般为白色花,此花为紫色),其余特征均与中国的韭菜相似。且该植物全株均有浓郁韭菜味,并可和中国韭菜一般食用,炒、凉拌、做汤等均可,故亦名洋韭、洋韭菜。七、伽蓝菜摄于花城广场。乍一看到,以为是长寿花。细看感觉有异,特别是叶子。长寿花叶子是肉质肥片状,这花的叶子却较细长有裂,百度答案:伽蓝菜,——听着像跟佛教有关。综合所查资料,长寿花与伽蓝菜应是同科(景天科)同属(伽蓝菜属)不同种,长寿花学名:圣诞伽蓝菜。圣诞伽蓝菜因花期临近圣诞节,而且花期长,因此成为人们衬托节日气氛的“节日用花”,并因此而得名;又由于俗名“长寿”,故节日(元旦、春节)赠送亲朋好友长寿花一盆,大吉大利,长命百岁,也非常合适,讨人喜欢。有一种常见的花,名字与长寿花一字之差:长春花。

(摄于小区花坛)

长春花花期、果期几乎全年,但人家是夹竹桃科的,全株具毒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yiduopf.com/afhgx/19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