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改变案例类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

中科公益抗白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引言: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问题,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许多来学习的家长,也在这个问题上经受了反反复复的锤炼,最后才能获得处理此类问题的智慧。所以,我们特地组成这个系列,希望能给予家长们一些启迪或帮助。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谈了在培养孩子好习惯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宽严有度。这个“度”的把握很需要技巧,否则就变成了该宽时严,该严时宽,那就是“宽严无度”了,实际上孩子的好习惯培养不起来,很多时候就是家长“宽严无度”造成的。那么这个“度”怎么把握呢?这位家长总结的一句话我们认为很有借鉴的价值:抓大放小,分清主次。文章中详细描写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可能是每位家长都会遇到的。希望您在这个生动的案例中,能真正有所收获。

抓大放小分清主次

幸福家族期学员李L

曾经我是一个非常情绪化,没有原则的妈妈。今天我心情高兴,孩子可以十一二点才睡觉;情绪不好,晚上8点我就开始抱怨孩子为什么还不去洗漱。今天要求孩子学习要认真努力,一定要听老师的话;明天又告诉孩子,老师的话也不一定要全听,要选择性地听。判断孩子好与坏的标准都随着我的情绪好坏而上下波动,我俨然成了家里的法律。特别上了小学以后,因为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我更加情绪化了。孩子因为我的变化无常,对我的管教和说教出现了不服、不听,强烈的抵触情绪让我觉得这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对此事我很苦恼,遇到别的妈妈,总抱怨孩子现在有思想了太难管。经过两天两夜的学习,我明白了孩子天生喜欢有原则的人,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则。在坚守原则的情况下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做到宽严有度,对孩子来说才是真爱。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的管教方法错了!怪不得孩子不听不服,是因为我在孩子跟前根本就没有威信。回到家我感觉自己像捡到了法宝,开始在家里小试牛刀。定家规,弄约定,定惩罚规则。家里开始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早上一起床都能听到大家互道:“早上好,一天愉快!”每天三个人的被子都叠得整整齐齐;卫生间的水池和龙头被擦得一点水滴都找不到;每个人都自觉地开始使用闲置很久的杯垫;用了餐椅会自觉地复位;一直都收拾不干净的吧台重新恢复了刚入住时的漂亮模样。爸妈都赞我们变化大,说这样才是和谐家庭。在初战告捷之后,我开始琢磨怎么让孩子更有责任心,更能向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我开始跟孩子约定其它事情:星期几要写什么课外作业、星期几洗澡、餐桌上的十种不准。。。。。我渐渐发现孩子对原来乐于接受的惩罚越来越有情绪,甚至根本不愿意接受惩罚!我开始迷茫了,难道郑老师说的方法没有用了吗?我不是给她原则了吗?孩子不是喜欢讲原则吗?我开始反思,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指导师薛老师的帮助下,我发现原来我是光“严”不“宽”,“度”上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在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孩子。如何抓大放小,是我目前需要思考的。我认为“大”和“小”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这件事情是德行责任还是能力才华,二是指具体事情的主和次,三是指孩子犯了错是否是屡教不改,也就是严中有宽,宽>严。那么如何在行中做到抓大放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件事情先判断是德行责任还是能力才华方面的问题?比如公共场合伤害和妨碍了别人,这就是德行的底线,必须严厉惩罚,及时教育。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在上海的地铁车厢里,三个学龄期的小女孩在地铁的扶手杆上,一会猴子爬树一会倒挂金钟,在座位上踩来踩去,玩的不亦乐,车厢变成了游乐场。把车厢里的人看的心惊胆颤,都投来了厌恶的目光,可是坐在旁边的父母纹丝不动,对孩子的行为毫无阻止的意思。家长这样的行为让人觉得很担忧,一个没有社会公德心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为社会做贡献?孩子怎么能不变成一个不自私的人呢?

(点评:德行责任的问题要“严”,严抓底线——不伤害不妨碍他人和社会;能力才华的问题要“宽”,宽帮宽爱——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有效的帮助,给孩子提供建议时,要具体到位。)

其次,具体事情分清主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yiduopf.com/afhpz/28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