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静静能生慧。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谚语说:“一动不如一静。”
静能培养人的内心定力。
“人定胜天”的“定”字应做定力讲,人的内心有了定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古人云:“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
嚼得菜根,耐得寂寞,坐得冷板凳,是人生的一种高境界。
世味清淡静心养,人间炎凉冷眼观。
自静其心延性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02
缓古人说:“事急则变,事缓则圆。”
快一点危险丛生,缓一刻风平浪静。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宜缓不宜急。尤其是人际关系的修复,有时就像整理乱绳一样,一味胡拉硬拽,关系必然越来越糟,这时候必须缓一缓,找到症结所在,先集中精力打开症结,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03
谦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
古人说:“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孟子有个学生叫乐正子,他去鲁国当大官,孟子高兴得晚上睡不着觉。
别人问,你这个学生有什么优点呢,他做官你这样高兴?
孟子回答,说实在的,乐正子的能力不是很强,德行也不是很高,但是他有个好处,就是谦虚,喜欢听取别人的建议。
人生九字真言,你能做到位吗?
04
让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
在矛盾纠纷中忍让是宽容,在名誉利益中退让是淡泊。
大是大非,涉及到原则问题,不能退让。
在非原则的问题和无关大局的事情上,善于沟通和理解,善于体谅和包涵,善于妥协和让步,既有助于保持心境的安宁与平静,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个有涵养的人,不会因为枝节问题与人发生争吵,当我们面对矛盾时,要刻意忍让,巧妙化解,善于变寒霜为春风,化干戈为玉帛。
05
淡淡字,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人生,水火本不相融,造字者巧妙地将二者融汇贯通在一起,揭示了“淡”的真味:刚柔相济。
人生的“淡”,既需要披荆斩棘地拿得起,更需要急流勇退地放得下。
世事如棋局,不执着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简淡人生,淡然怡然,如同混沌中初开的天地,一片清明。
06
平做人难得百般好,处事但求心境平。
心平红尘远,纠缠烦恼多,每个人从这个人间经过,路也过,桥也过,走过这平凡如沙的生活。
天上浮云,道边柳色,其实都是一种生命的信念,珍惜所有的擦肩而过,或者不期而遇,一份包容相待,一份宽容同行,祝福所有不同的故事,这就是“平”的心态。
07
安心若安,可步步生莲。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随天际云卷云舒。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心中无尘心自安。
烦恼由心而生。同一桩事,计较得少则少忧,计较得多则多忧;同一个问题,看到光明的一面则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则忧。
人生的苦乐,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装着多少事情。
清空心里的阴霾,返璞归真,才能自在自安,随缘即安。
08
顺人生,挫折是常态,顺利才是例外,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人生不可能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心。
往事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把握眼前,当下才重要。
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不一定要顺利,但一定要努力。如果你想要什么,那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要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因为这就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09
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是指事物各处其位,形成和谐的状态。和谐的状态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条件。
与世无争,与物无忤,与外部世界保持“和”的状态,同时不放弃自己的处事原则,不油滑混世,有自己的良知底线;保持内心和谐,不卑不亢,形成自己的内心秩序,也就成了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end-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蜜多时,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