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题库答案下

第六篇心电图检查NO.1心电图检查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单极胸导联V5电极应放在

A.胸骨右缘第4肋间

B.胸骨左缘第4肋间

C.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点

D.左腋前线V4水平处

E.左腋中线第5肋间水平

2.右心房肥大的主要诊断条件是

A.PⅡ、PⅢ、PaVF有切迹

B.P波的时限0.11秒

C.V1Ptf为O.04mm?s

D.PⅡ、PⅢ、PaVF0.25mV

E.P波形态圆钝

3.左心房肥大的诊断条件是

A.P波时限0.11秒

B.PⅡ、PⅢ、PaVL有切迹,双峰间期0.04

C.PⅡ、PⅢ、PaVF较高尖

D.P波电压2.5mvspan=""

E.电轴右偏

4.下列哪项为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A.RV1+SV51.2mV

5.尿标本的收集和保存注意事项

6.如何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7.肾小球性蛋白尿有何临床意义?

8.慢性肾盂肾炎晚期,尿液检查及肾脏功

能检查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9.何谓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功能检

测有那些?

10.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有何临

床意义?

11.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B.R11.0mV

C.RaVL1.1mvspan=""

D.RV5十SV14.5mV

E.RaVR0.5mV

5.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为

A.RaVRV50.7mvspan=""

B.RVS+SV14.0mV

C.RVl十SV51.2mV

D.RV52.5mV

E.R11.5mV

6.V1R/S1,V5R/S1span="",常见于下列哪项

A.左心室肥大

B.左束支传导阻滞

C.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D.右心室肥大

E.左后分传导阻滞

7.下列哪项心电图改变能确定有心肌缺血

A.左心室面电压增高

B.P波电压0.3mV

C.V5导联ST段近似水平下移0.3mV

D.电轴显著左偏

E.V4、V5、V6的ST段水平下移0.2mV

伴T波倒置

8.下列哪项心电图表现可以说明患者曾发

生过心肌梗塞

A.QRS波群低电压

B.冠状T出现

C.电轴显著左偏

D.ST段上抬

E.V3一V5的Q波0.04s

9.急性心肌梗塞时,对诊断最有价值的心

电图改变是

A.Q波同导联R波1/5

B.T波倒置0.2mV

C.病理性Q波伴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

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

D.频发室性早搏

E.T波异常高耸,呈帐篷型改变

10.前壁心肌梗塞出现特征性ECG改变

的导联是

A.V1、V2、V3

B.V3、V4、V5

C.Ⅱ、Ⅲ、aVF

D.V7、V8

E.I、aVL—V5

11.前侧壁心肌梗塞出现特征性ECG改

变的导联是

A.V3、V4、V5

B.I、aVL

C.Ⅱ、Ⅲ、aVF

D.I、aVL、V4、V5

E.Vl、V2、V3

12.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出现特征性E

CG改变的导联是

A.V7、V8

B.V1、V2、V3、V4、V5、V6

C.V3R、V4R、V5R

D.I、aVL、V6

E.Ⅱ、Ⅲ、aVF

13.下壁心肌梗塞出现特征性ECG改变

的导联是

A.I、aVL、V5

B.V1、V2、V3

C.V3R、V4R、V5R

D.V7、V8

E.Ⅱ、Ⅲ、aVF

14.心电图对区别心肌梗塞和变异型心绞痛

最有诊断意义的改变是

A.频发室性早搏

B.S—T段上抬

C.T波异常高耸

D.病理性Q波

E.T波呈冠状T

15.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终止哪种心律失常

A.窦性心律不齐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6.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心电图以下列哪项

正确

A.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B.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C.房性心动过速

D.心房颤动

E.室性逸搏心律

17.心室律规则的心电图可见于

A.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伴2:1—3:1传导

D.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E.I度房室传导阻滞

18.仅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的心律失常

A.室性早搏

B.Ⅱ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

C.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颤动

E.I度房室传导阻滞

19.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最有诊

断价值的是

A.P—R间期0.16s

B.电轴左偏

C.电轴右偏

D.V1呈rsR'型

E.有除极迟缓的S波QRS0.12s

20.低血钾的心电图主要特点是

A.ST段弓背型上抬

B.U波增高

C.T波高耸

D.T波倒置

E.Q—T间期缩短

21.高血钾的心电图,主要诊断条件是

A.T波倒置

B.U波倒置

C.T波高耸变尖,基底部狭窄,呈帐篷型

T波

D.ST段水平下移

E.QRS波群增宽

22.关于心电图波形的含义,下列哪项是错

误的

A.P波为心房除极波

B.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

C.T波为心室复极波

D.P—R(Q)间期为心房除极终了至心室

除极开始的时间

E.Ta波为心房复极波

23.正常成人心电图,下列哪项为异常

A.P波时限0.06~0.10s

B.P—R间期0.12~0.20s

C.QRS波群时限0.06~0.10s

D.Q—T间期0.60s

E.ST段任何导联上抬均0.1mvspan=""

24.关于婴幼儿心电图的特征,下列哪项是

错误的

A.小儿心率较成人为快

B.小儿的P波时限较成人稍短

C.婴幼儿常有右心室占优势的QRS图形

特征

D.小儿T波,其肢体及右胸前导联常出

现T波低平、倒置

E.小儿左心室电压常占优势

25.肺心病的心电图改变中,下列哪项是不

正确的

A.肺性P波

B.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

C.右心室肥大

D.左心房肥大

E.极度顺钟向转位

26.下列哪项不符合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ST段水平型下移

C.ST段下垂型下移

D.T波高耸呈帐篷型改变

E.T波倒置呈冠状T

27.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下列哪

项是错误的

A.早期

B.急性期

C.近期

D.陈旧期

E.晚期

28.下列哪项不属窦性心律失常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律不齐

C.窦性心动过缓

D.窦性停搏

E.早搏后窦性P波形态改变

29.关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

过速的鉴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常为

~次/min,绝对匀齐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P,波常与窦

性心动过速的P波不同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QRS时限

0.12s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有室上性早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突起骤停

30.根据下列哪项诊断心房扑动是错误的

A.可见F波

B.心房率次/min

C.心室率75次/min

D.QRS0.11秒

E.有窦性P波

31.关于心房纤颤的心电图改变,下列哪项

是错误的

A.心室律绝对不齐

B.P波消失

C.V1的颤动波最清楚

D.R—R不均匀

E.心室率大于心房率

32.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脏传导阻滞

A.窦房传导阻滞

B.房内传导阻滞

C.房室传导阻滞

D.附加传导束

E.束支与分支传导阻滞

33.下列哪项不属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的

诊断

A.P—P间距逐渐缩短至P波漏搏

B.传导比例常为2:1、3:2、4:3

C.长的P—P间距与短的P—P间距成倍

D.P波脱漏

E.P波形态一致

34.关于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叙述,下

列哪项是错误的

A.P—R间期逐渐延长至脱落

B.P波在aVR倒置,Ⅱ、aVF直立

C.可见QRS波群脱落

D.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4:1

E.P—R间期不固定

35.关于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叙述,下

列哪项是错误的

A.P波与QRS波群有关

B.P—R间期固定(可为正常或延长)

C.无QRS波群脱漏

D.QRS0.10秒

E.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3:1、3:2、4:3

36.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中,下列哪项是错误

A.P波规则出现

B.QRS波群规则出现

C.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D.P—R间期固定

E.心房率大于心室率

37.关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下列

哪项是错误的

A.呈QⅠ、SⅢ型

B.电轴左偏45°

C.QRS波群时限0.08~0.10s

D.电轴右偏

E.aVL导联室壁激动时间V6导联室壁激

动时间0.01s

38.关于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下列

哪项是错误的

A.电轴右偏≥°

B.呈QⅠ、SⅢ型

C.QRS波群时限0.08~0.10s

D.肢导联QRS波群低电压倾向

E.室壁激动时间V6aVL0.01s

39.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无诊

断价值的改变是

A.P波与QRS波群无关,可见心室夺获

B.P波与QRS波群有关,P—Prspan=""—R/r

C.P波与QRS波群无关,而无心室夺获

D.P波与QRS波群有关,偶有心室夺获

E.QRS波群为室上性型

40.下列哪项不属逸搏心律

A.房性逸搏心律

D.Ⅲ度房室传导阻滞,QRS形态正常,R

—R规则,频率50次/min

C.反复心律

D.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E.室性逸搏心律

41.心电图检查时,一般采用的走纸速度是

A.10mm/s

B.25mm/s

C.40mm/s

D.50mm/s

E.75mm/s

42.如R—R间距为0.6s,则心率为

A.60次/min

B.75次/min

C.80次/min

D.次/min

E.次/min

43.正常心电轴的范围是

A.0°~+60°

B.0°~+30°

C.—30°~+9°

D.+90°~+°

E.+30°~+90°

44.下列哪项符合肢体导联低电压

A.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绝对值

的和都0.5mvspan=""

B.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的代数

和都0.5mvspan=""

C.六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振幅绝对值的

和都0.8mvspan=""

D.六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

都0.8mvspan=""

E.六个胸导联QRS波群振幅绝对值的和

都1.0mvspan=""

45.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是

A.缺血型ST段压低≥0.1mV

B.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C.ST段下斜型下移≥0.05mV

D.ST段抬高并常伴有高耸T波

E.ST段缺血型下移和T波倒置

46.心内膜面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抬高

B.T波高而直立

C.T波倒置

D.ST段明显抬高形成单向曲线

E.出现异常Q波

X型选择题

47.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波时限0.11s

B.P波峰距0.04sspan=""

C.P波顶峰有明显切迹或双峰,峰距

0.04s

D.P波电压0.25mV

E.V1Ptf0.04mm?sspan=""

48.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波电压0.25mvspan=""

B.P波时限0.11sspan=""

C.P波较高尖

D.P波电压0.25mV

E.电轴右偏

49.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电压Rv5+Svl4.0mV(男)3.5mV(女)

B.V3R/S1,VIR/S1span=""

C.QRS时间一般0.11sspan=""

D.电轴左偏

E.V5室壁激动时间0.03sspan=""

50.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Rvl十Sv51.05mV,重度1.2Mv

B.aVRR/S1

C.电轴左偏

D.Rvs十Sv14.0mV

E.电轴右偏+90°以上

51.左心室、右心室同时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包括

A.左、右胸导联有双侧心室肥大的特征

B.有左心室肥大表现,但V5R/S1span="",电

轴轻度右偏

C.有右心室肥大表现,电轴显著右偏

D.有右心室肥大表现,Rv52.5mV

E.有左心室肥大表现,电轴不偏

52.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缺血性”改变,出现对称性T波置

B.“损伤性”改变,S—T弓背型明显抬

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

C.“缺血性”改变,出现ST段水平型下

移及T波倒置

D.“坏死性”改变,出现异常Q波或QS

E.QRS波群电压增高

5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V1~V3ST段弓背型上抬伴倒置T波

B.V1~V3呈QS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

线

D.VI出现异常Q波,V2呈QS

E.V3、V2的ST段斜型上抬,T波高耸呈

帐蓬型

54.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时限0.04s

B.I、aVL出现异常Q波时限0.04s

C.Ⅱ、Ⅲ、aVFST段弓背上抬,与T波形

成单向曲线

D.V1、V2出现异常Q波,时限0.04s

E.I、aVL出现ST段弓背型上抬,T波直

55.亚急性期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异常Q波或QS波

B.ST段回等电位线或仍继续上抬

C.T波由直立转倒置,由倒置变浅,逐渐

恢复

D.由倒置的T波转直立

E.QRS波群电压降低

56.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波形态正常,P波方向在Ⅱ、aVF直

立,aVR倒置

B.P—R间期0.12sspan=""

C.P—P频率60~次/min

D.同导联P—P差距0.16s或0.12s

E.P—P频率40~次/min,常为60~

次/min

57.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包括

A.频率90次/min

B.PⅡ直立,PaVR倒置,P—R间期≥0.12s

C.成人次/min,1岁以内/min,

1~6岁次/min

D.P—R、QRS、T及Q—T间期都相应缩短

E.P—R间期0.12sspan=""

58.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窦性P波,P—R间期0.12~0.20s

B.P波的频率60次/min

C.频率50次/min

D.P—P间期常有轻度不规则

E.P—P间期绝对规整

59.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窦性P波

B.P—P间期差距0.16s

C.P—P间期0.12sspan=""

D.PⅡ、PavF直立,PavR倒置

E.PⅡ、PaVF倒置,PaVR直立

60.窦房结内游走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波形态改变,在同导联的P波形状

稍有不同

B.P—R间期0.11sspan=""

C.P—R间期不恒定,P—P间期诞长,在

同导联P波形状变小、低平,但不倒

D.P—R间期0.12S

E.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可倒置、

可直立

61.窦性静止的心电图表现有

A.在一个较长的间歇内无P—QRS—T

B.长的P—P间距大于正常基本心律的P

—P间歇,但不成倍数

C.在长的间歇之后,易出现逸搏和逸搏

心律,以窒性和房性逸搏多见,交界性

少见

D.在长的间歇内无P—QRS—T,长间歇与

正常基本心律常呈倍数

E.在较长的时间之后,可出现逸搏和逸

搏心律,以交界性逸搏多见,房性和

室性逸搏少见

6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有

A.持久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频率50span=""

次min,且不易用药纠正

B.频发严重的窦房结阻滞

C.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频率40次/min

D.常出现窦房阻滞,但不出现窦性停搏,

E.常出现慢—快综合征

63.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提前出现

B.代偿间期完全

C.QRS0.12s

D.提前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无提前出现

的P波

E.提前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有逆行P波

64.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提前出现

B.代偿间期不完全嗔

C.QRS0.12s

D.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无提前出现的P,

E.P一R0.12s

65.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是

A.有提前出现的QRS波群,逆行P,波可

有可无

B.偶联间期常固定

C.QRS0.12s

D.有窦性P波

E.代偿间期常完全

66.左房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1可平坦或双相,可以倒置,Ⅱ、Ⅲ、

aVF倒置,aVR直立

B.胸导联P波V4~V6倒置

C.QRS形态及时限正常

D.PⅡ、Ⅲ、aVF、V4、V5倒置

E.QRS0.12s

67.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与窦性者不同,可直立或倒置

B.QRS0.12sspan=""

C.QRS0.12s

D、心房率~次/min

E.可见心室夺获

68.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改变是

A.连续3个以上的室性异位搏动

B.频率~次/min

C.代偿间期不完全

D.常见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

·····················································

···68···--·--

E.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

69.关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叙述,下

列哪些是错误的

A.QRS0.12s

B.频率次/min

C.可见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

D.频率60次/min

E.频率70—次/min

70.关于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叙述,下列

哪些是错误的

A.呈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Q—T间期延

B.心室律绝对整齐

C.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

D.发作时常出现R一on—T现象

E.QRS波群形态一致

71.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波消失,f波代替

B.P波消失,F波代替,频率~

次/min,若频率次/min,称不

纯性心房扑动

C.QRS波群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

]2:1~4:1或5:1以上,2:1为常见,1:1

为罕见

D.频率~次/min

E.必律绝对整齐

72.Ⅱ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P—P间距逐渐缩短至脱漏

B.间歇后的P—P间距大于间歇前的P—

P间距

C.间歇后的P—P时间小于两个短的P—

P间距

D.P—P间距逐次延长至脱漏

E.间歇后的P—P时间大于两个短的P—

P间距

73.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在一段长间歇中无P—QRS—T,间歇常

等于正常窦性P—P间距的2倍或3倍

B.长间歇有规则地出现

C.心室律规则

D.长间歇后常出现房性、交界性或室性

逸搏

E.P—P间距逐渐缩短,但无脱漏

74.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增宽,时限0.11s

B.P波切迹间距0.04sspan=""

C.P波出现双峰,切迹明显,峰距0.04s

D.VxPtf0.08mm?s

E.P波的时限0.1lsspan=""

75.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R间期0.21s或O.18s(小儿)

B.按年龄和心率,P—R间期超过正常最

高限度

C.P—R间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心率相

同时较原先延长0.04s以上

D.P—R间期0.21sspan=""

E.P—R间期与心率无关

76.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QRS波群

漏搏

B.R—R间距逐渐缩短

C.P与QRS波群无关

D.P—R间期逐渐延长无漏搏

E.房室传导比例常不恒定

77.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P—R间期恒定

B.P—R间期常不恒定

C.在2:1阻滞时,易误认为房早末下传

及窦性心动过缓

D.常伴有3:1、4:1房室传导阻滞

E.有心室夺获

78.Ⅲ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

现是

A.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多于QRS波

B.QRS0.12sspan=""

C.QRS波群的形态取决于起搏的位置

D.心室律绝对不整齐

E.可见心室夺获

79.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包

A.室上性起搏点

B.QRS0.12s

C.Vl、V2导联的图形为rSR,型,

D.QRS0.12sspan=""

E.Vl、V2呈RS图型

80.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

的是

A.QRS波群时间在0.09~0.11s之间

B.QRSO.12s

C.Vl呈rSR,图型

D.V1、V2呈QS型

E.室上性起搏点

8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包

A.室上性节律点

B.QRS0.12s

C.Vl、V2导联呈QS或rS波

D.QRS

E.V5、V6导联VAT0.06sspan=""

82.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电轴左偏-30°

B.呈Q1、SⅡ型

C.QRS≥0.08~0.11s

D.电轴左偏-15°

E.QRS0.12s

83.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电轴明显右偏,一般+°左右

B.呈QⅡ、S1型

C.电轴左偏-15o

D.QRS时限0.08s,但0.11sspan=""

E.电轴+o以上

84.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诊断包

A.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少于QRS波

B.QRS波群的形态随心室起搏点而异

C.P波与QRS波群有关

D.常见心室夺获,偶见心房夺获

E.P波多于QRS波群

85.A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是

A.P—R间期0.12sspan=""

B.QRS0.11s,起始部模糊、粗钝,有

delta波,QRS波群V1~V6以R波为主

C.P—R0.12s

D.P—J间期正常

E.V1、V2呈QS型

86.B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P—R间期缩短,QRS间期延长

B.P—J间期正常,有delta波

C.左、右胸导联的QRS波群酷似左束支

阻滞波型

D.右胸导联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型

E.P—R间期延长,QRS波群正常

87.变异型预激综合征(L—G—L综合征)的

诊断包括

A.P—R间期延长

B.P—R间期缩短

C.有delta波

D.QRS波群及时限正常

E.无delta波

88.室性逸搏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

A.QRS0.12s,起搏点愈低,QRS波群畸

形愈明显

B.QRS0.12sspan=""

C.心室率20~40次/min,常不规则

D.心室律整齐

E.心室率40~60次/min

89.交界性逸搏的心电图诊断条件有

A.QRS波群前后无P波,亦可见逆行P

B.QRS0.12s

C.心室率为40~50次/min,慢而规则

D.QRS波群正常,亦可伴差异传导

E.心室率25~40次/min

二.名词解释

1.导联

2.平均心电轴

3.低电压

4.异常Q波

5.逆行P波

6.肺型P波

7.冠状T波

8.窦性心律

9.干扰

10.预激综合征

三.填空题

1.常规12导联体系的肢体导联包括

__________及__________°

2.Ⅱ导联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与心电

图机正极相连,__________与心电图机负极

相连°

3.V5导联检测电极的位置,位于

__________°

4.当心电图机走纸速度为25mm/s、标准电

压为lmv时,心电图纸横向距离lmm=

__________,纵向距离lmm=__________°

5.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P—R间期代表__________的时间,成人

心率在60~次/min时,P—R间期正常

范围是__________°

7.P波代表__________的电位变化,QRS波

群代表__________的电位变化,T波代表

__________的电位变化°

8.Q—T间期代表__________,心率在60~

次/min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

__________°

9.双侧心房肥大时,P波时间≥

__________,振幅≥__________°

10.左室肥大时QRS波群电压增高,

RV5__________,或RV5+SV1__________,

R1__________,RaVL__________,

RaVF__________,或R1+SⅡ__________

°

11.右室肥大时Vl导联R/S__________,V5

导联R/S__________,aVR导联R/q或

R/S__________°

12.发生心肌梗塞后,心电图上可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类型的图形改变°

13.后壁心肌梗塞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导联记录到异常Q

波,__________、__________导联出现R波

增高及T波高耸°

14.期前收缩根据异位搏动发生的部位,可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最为常见°

1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一般在

__________次/min°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多在__________次/min°

16.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7.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运动负荷量分为

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档°在临床上

大多采用__________运动试验°

18.心电图运动试验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是目前

应用最广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

四.问答题

1.简述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演变及分期

°

2.期前收缩心电图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何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

特点是什么?

4.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

5.心脏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可分为几度?

其心电图特点各是什么?

6.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什

么?

诊断学题库参考答案第一篇·常见症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X型选择题

ABDEAEEBEA

ABECDCCDAA

CEBDCBEDBD

EEBDCBDECA

BBCCDDEDCA

ACABDABDED

BCEEDECADA

BD

ABCDEABCDEABCDEBCDABCDEABCABDECDAEBDE

ABCACEABCDEABCEABCDEABCDEABCABCDEBEDE

99102

CDABBDACDBCDBDEAEABCDABDEABCE

ABEABCDEABCDEABDEABCDABCDABCDEBDEACDEACD

117118119

ABABCEABCDABCDEABCDEABCABCDEABDEABCDACDE

127128129

ACDEABCDABCDEABDEBCEABCDEABCDABCDEABCDABCE

137138139

ABCDABCDEABCDEABDEABCEABDABCDAEACEABCDE

147148149

二.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

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

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

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6.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

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7.重度呼吸困难。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

率增快,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8.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9.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

10.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

慢时则感博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认为与心动过速、

每次心搏出量大和心律失常有关。

11.呕吐是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2.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

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3.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分为急性和慢

性两种。

14.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15.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16.血尿轻症者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为显微镜血尿。

17.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18.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一般无意识障碍。

19.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

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21.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

三.填空题

1.37.3—38℃;38.1—39℃;39.1—41℃;41℃以上

2.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前者

3.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

ABCDABCACEADEABCDCDEABABCDEACECDE

ACEABCDABCEABCDE

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5.稽留热型;弛张热型(败血症热型);间歇热型;波状热型;回归热型;不规则热型

6.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7.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8.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9.保护性

10.厌氧菌

11.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病

12.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

13.50g/L(5克/dL时)

14.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

15.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

16.心绞痛

17.两月

18.2~3次

19.1.7~17.1;0~3.42

20.肝细胞性黄疸、胆汁瘀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1.3个以上

22.ml;17ml;0ml

23.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24.颅内压增高;感染性疾病;青光眼;脑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25.ml,~ml,ml以上

四.问答题

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趋高热41℃以上

2.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⑤诊治经过

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3.1)发病年龄、咳嗽病程、起病方式、与昼夜或季节气候关系

2)咳嗽程度、音色、连续性、发作性、单声咳嗽

3)是否伴有发热、胸痛、气喘

4)痰的性状、量、有何特殊气味,是否伴有血痰或咯血。

5)体位对咳痰有何影响等。

4.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调

气性喉鸣。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

5.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发绀的特点是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

颊外,亦见于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

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发绀的特点是常见于肢体末稍与下垂部位(如肢体、耳垂、鼻尖)这

些部位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可消失。

第二篇·问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1

CEBBBEECEEE

X型选择题

121314151621

ABCACDEACEABCEBDEABCDEABCDEBCDEABCDEBCDE

二.名词解释

1.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吏等资料的过程。

2.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症状或体征)及经过的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

3.病史中的主体部分.记述患者从开始发病到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及诊治的全过程。

4.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

过敏、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5.避免在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除现病以外的其他各系统的疾病而设立的

问诊内容。

6.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7.家族史包括患者父母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的疾病;

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等。

三.填空题

1.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

族史

2.从礼节性的交淡开始;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避免重复提问;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注意及时核实患

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3.发生;就诊

4.疫源地;地方病流行

5.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的因素

6.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有无与患者相同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

四.问答题

1.问诊的内容有:①一般项目,②主诉,⑧现病史,④既往史,⑤系统回顾,⑥个人史,⑦

婚姻史,⑧月经史和生育史,⑨家族史。

2.现病史包括: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的发

展与演变,③伴随症状,⑥诊治经过,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3.既往史包括患者的既往的健康情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

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4.个人史包括:

(1)社会经历: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

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2)职业及工作条件: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3)习惯与嗜好: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人量,以及其他

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4)有无不洁性交史,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

5.系统回顾应记录的主要内容:头颅五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

统、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系统、造血系统、肌肉与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状态。

第三篇·检体诊断NO.1基本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BABBECBAB

DCCEEB

X型选择题

212223

ABCDEBCDEACDACDEABCDEADEABCD

二.名词解释

1.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

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资料。

2.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3.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4.浅部触诊法:是以一手轻放于被检查的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轻柔

的进行滑动触摸。

5.深部滑行触诊法: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并在其

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条索状包块,则需作于长轴相垂直方向的滑动触诊。

6.双手触诊法: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或脏器向右手方向

推动,此除可发挥固定作用外,同时又可使被检查的脏器或包块更接近体表,有助于右手的

触诊。

7.深压触诊法:以拇指或并拢的2~3个手指逐渐深压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

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和胆囊压痛点等。

8.冲击触诊法:又称浮沉触诊法。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一角,置于腹壁上拟检查的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此时指端下可有腹腔脏器浮沉的感觉。

9.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振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

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

脏器有无异常。

10.间接叩诊法:检查者以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于体

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

位的体表垂直。

11.直接叩诊法:以右手中间3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查的部位,借拍击或叩

击所产生的反响和指下的振动感来判断病变的情况。

12.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13.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三.填空题

1.一般情况;头;颈;胸;腹;脊柱;四肢;肛门;生殖器;神经系统

2.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3.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4.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过清音

5.低;二尖瓣狭窄的雷鸣样舒张期杂音;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6.用手将患者散发的气味扇向自己的鼻部,然后仔细判断气味的特点与性质

7.指腹;掌指关节掌面

8.索条状;长轴相垂直方向

9.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右手方向

10.仰卧;微屈;腹肌

11.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过清音

12.胃泡区;腹部;肺内巨大空洞;气胸;气腹

13.粪臭;气性坏疽

14.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良;痢疾患者

四.问答题

1.视诊内容包括全身一般状态视诊,局部视诊,和特殊部位视诊。全身一般状态视诊内容

有患者的年龄、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步态、姿势等。局部视诊内容

有患者的皮肤、粘膜、舌苔、头颈、胸廓、腹形、四肢、肌肉、骨骼、关节外形等。特殊部

位的视诊内容有鼓膜、眼底、胃肠粘膜等,但需借助耳镜、眼底镜、内镜等仪器帮助检查。

2.浅部触诊法适用于检查体表浅在病变,如皮肤、关节、软组织、浅表淋巴结、浅部的动

脉、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患者的痛苦,也不至于引起肌紧张,

因此更适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和某些肿大脏器等。

3.深部触诊法包括

(1)深部滑行触诊法:检查时嘱患者张口平静呼吸,双下肢屈曲,尽量使腹肌松弛。医师同

时以并拢的二、三、四肢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

左右的滑动触摸。该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法: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用

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深部触诊法:以1~2个手指逐渐深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立腹腔压痛点。

(4)冲击触诊法: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部位,作数

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在冲击时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该触诊法一般

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难以触及者。

4.实施间接叩诊法叩诊时应注意:①左手中指第二指应紧贴叩诊部位;②右手中指指端不

要叩在板指关节上;③叩击方向应与体表垂直;④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活动为主,

避免肘、肩关节参加运动;⑤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每个叩诊部位每次只连续

叩击2~3下;⑥叩诊时除注意音响的特点外,还应注意板指下振动感的差异;⑦叩诊力量

的轻重应视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或位置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定。

5.正常人体叩诊可出现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四种叩诊音。清音主要出现在肺部;鼓音

主要出现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浊音主要出现于心或肝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实音

主要出现于心或肝、肌肉等区域。

6.听诊时注意事项包括:①环境要安静温暖、避风;②根据病情嘱患者采取适当体位;③

听诊器耳件方向应正确,体件紧贴被检查部位;④注意力要集中,听心音时要摒除呼吸音的

干扰,听肺部时也要排除心音的干扰。

7.清音见于正常肺部。浊音见于心脏或肝脏被肺覆盖的部分,病理情况下见于各种原因所

致的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等。实音正常见于心脏、肝脏等实质性脏器,病理情况下见

于大量胸腔积液及肺实变等。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部的胃泡鼓音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

肺空洞、气胸、气腹等。过清音主要见于肺气肿。

NO.2一般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BBCAADBBCA

BCABCABEAC

CAADCBDCBE

BBECDCDCDD

CDADBDECCD

EE

X型选择题

6162

ACDCDEABCDBCDEACDEABCDBCEBCDEABCBCD

ABCABCABABCBCDABCDEABCDACDEACDEABCDE

ABCDEABC

二.名词解释

l.自主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被动体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

3.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

4.辗转体位:患者辗转反侧,坐卧不安。

5.强迫停立位:在步行时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患者常被迫立刻站立,并以右手按抚心前

部位,待症状稍缓解后,才继续行走。

6.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7.玫瑰疹: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因病灶周围血管扩张所致,检查时拉

紧附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后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

8.角弓反张位:患者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出现头向后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弓形。

9.满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Cushing综合征及长期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

10.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11.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

三.填空题

1.36.3—37.2℃;36.5~37.3℃;36~37℃;1℃

2.评价生命活动存在;质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3.婴幼儿;神志不清

4.无力型;超力型;正力型

5.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

6.20%;10%

7.粘液性水肿;二尖瓣;苦笑;满月;面具

8.强迫仰卧位;强迫俯卧位;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强迫停立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

9.蹒跚;共济失调

10.长期消耗性疾病;重度脱水

11.2mm;3~5mm;5mm以上;片状出血;皮肤显著隆起

12.0.2~0.5cm;柔软;光滑;无粘连

13.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红肿;瘢痕;瘘管

14.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15.60~90;90~;30~40

四.简答题

1.一般检查是对患者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一般检查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温、

呼吸、脉搏、血压、发育与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和淋巴结等。

2.体温测量发生误差的常见原因有:

(1)测量前未将体温计的汞注甩到36~C以下,致使测量结果高于实际体温。

(2)采用腋测法时,由于患者明显消瘦、病情危重及神志不清而不能将体温计夹紧,致使测

量结果低于实际体温。

(3)检测局部存在冷热物品或刺激时,可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如用温水漱口、局部放置冰

袋或热水袋等。

3.皮肤或粘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2mm的称为瘀点;直径为3—5mm者为紫癜;直径5mm以上

者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皮肤粘膜下出血常见于造血系统疾病、

重症感染、某些血管损害的疾病以及工业毒物或药物中毒等。

4.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蜘蛛痣的发生一般认

为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能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其出现部位大多在

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内,检查时用指尖或火柴杆压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状

小血管网即退色,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5.表浅淋巴结的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

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窝等。

6.根据水肿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1)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陷,

平复较快。

(2)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3)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

鞘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7.性别与疾病的关系反映在三个方面:

(1)性别和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有关临床上,甲状腺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女性为多见,而

甲型血友病仅见于男性。

(2)某些疾病对性征的影响肾上腺皮质肿瘤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导致女性患者出

现男性化;而肝硬化所致的睾丸功能受损。肾上腺皮质肿瘤及某些支气管肺癌可使男性乳房

发育,以及其他第二性征,如皮肤、毛发、脂肪分布及声音等发生改变。

(3)性染色体异常对性别和性征的影响性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均可影响性发育和性征,

导致两性畸形。

NO.3头部及其器官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CCABEEEEDB

EDDBBDACBD

CAEAECEE

X型选择题

2930373836

ABCDEABABCBCDEABCEBCDABCDEABCDEABCDEABCDEABC

二.名词解释

1.方颅;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见于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

2.落日现象:额、顶、颞及枕部突出膨大呈圆形,颈部静脉充盈,对比之下颜面很小。由于

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称落日现象,见于脑积水。

3.Kayser—Flelscher环: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

模糊,称Kayser-Fleischer环,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4.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lm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近眼

球(距眼球约10Cm处),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

5.酒渣鼻:鼻尖和鼻翼处皮肤发红,并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组织肥厚,称酒渣鼻。

6.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孑L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如大

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

7.麻疹粘膜斑: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的白色斑点,为麻疹的早期特

征。

8.镜面舌:亦称光滑舌,舌头萎缩,舌体较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见于缺铁性贫血、

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9.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的病人。

10.眼球震颤:双侧眼球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称为眼球震颤。

三.填空题

1.形状;大小;位置;等圆;等大;对光;集合反射

2.急性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腮腺肿瘤

3.上颌窦;额窦;筛窦

4.34cm;53cm;6

5.囟门过早闭合;智力发育障碍

6.甲状腺功能亢进;面神经麻痹

7.严重脱水;老年人;Honer综合征;眶尖骨折

8.缩小;缩小;扩大;扩大

9.痛风;尿酸钠沉着

10.耳源性脑脓肿;脑膜炎

11.Hutchinson;先天性梅毒

12.镜面舌;草苟舌;牛肉舌;毛舌

13.甲状腺功能亢进;舌下神经麻痹

14.不超过咽腭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四、问答题

1.(1)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通常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

受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应以一手挡

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有照射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正常人当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

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2)集合反射:嘱患者注视lm以外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10cm

处),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动眼神经功能损害、睫状肌和

双眼内直肌麻痹时集合反射消失。

2.各鼻窦区压痛检查法如下:

(1)上颌窦:医师用双手固定于病人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置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询问患

者有无压痛,并比较两侧压痛有无区别。也可用右手中指指腹叩击颧部,并询问有否叩击痛。

(2)额窦:一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拇指或示指置与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向上按压。或

以两手固定头部,双手拇指置于眼眶上缘内侧向后、向上按压,询问有无压痛,两侧有无差

异。也可用中指叩击该区,询问有无叩击痛。

(3)筛窦:双手固定病人两侧耳后,双侧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方按压,询

问有无压痛。

(4)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3.扁桃体肿大可分为三度。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者为I度;超过腭咽弓为Ⅱ度;达到或超

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4.腮腺肿大见于:

(1)急性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迅速胀大,先为单侧,继而可累及对侧,检查时有压痛,急性

期能累及胰腺、睾丸或卵巢。腮腺导管结石时腮腺肿大,进食时肿胀和疼痛加重。Mikulicz

综合征除腮腺肿大外,还同时有泪腺、颌下腺肿大,但皆为无痛性。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发生于抵抗力低下的重症病人,多为单侧性,检查时在导管口处加

压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多见于胃肠道术后及口腔卫生不良者。

(3)腮腺肿瘤:混合瘤质韧呈结节状,边界清楚,可有移动性;恶性肿瘤质硬、有痛感,发

展迅速,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可伴有面瘫。

NO.4颈部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BBEBBCEAE

X型选择题

ACDEABCEABCEABCDEABCABDE

二.名词解释

1.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

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若取~的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

为颈静脉怒张。

2.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搏动可以

触到气管的向下曳动,称为Oliver征。

3.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4.颈前三角为胸锁乳突肌的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

5.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

回流征阳性。

三.填空题

1.颈动脉;椎动脉;大动脉炎;动脉硬化

2.随吞咽向上移动;颈前其他包块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

4.健侧;患侧

5.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

6.静脉压增高;右心功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7.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超过胸锁乳突

肌外缘者

四.简答题

1.一度不能看出肿大胆能触及;二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三度超

过胸锁乳突肌前缘。

2.注意其大小、硬度、光滑,有无结节,压痛,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细震颤

3.上颌窦:医生双手固定于病人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鼻翼两侧水平线与通过瞳孔

向下垂直的交叉处,向后按压。

额窦:一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筛窦:一手扶持病人枕部,以另一只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眼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压

4.甲状腺机能亢进:质地多较柔软,可触及细震颤或能听声嗡鸣样血管杂音

单纯性甲状腺肿:腺体肿大很突出,可为弥漫性或结节性

甲状腺癌:包块可呈结节状,不规则,质硬

5.肝颈静脉回流征指按压肿大的肝脏时,则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见于右心衰竭。

6.检查时让病人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医师将示指与环指分别

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

指置于气管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根据

气管的偏移方向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如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

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而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7.颈动脉搏动和颈静脉搏动的鉴别要点是:颈静脉搏动柔和,范围弥散,触诊时无搏动感;

而颈动脉搏动比较强劲,为膨胀性,搏动感明显。

8.甲状腺的检查方法

(1)视诊: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及对称性。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可略

增大,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动作而向上移动,如不易辨认时,

再嘱被检查者两手放于枕后,头向后仰,再进行观察即较明显。

(2)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①甲状腺峡部: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

用拇指或站于受检查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

增厚,请受检者吞咽,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长大和肿块。②甲状腺侧叶:

a.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

锁乳突肌的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

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b.后面触诊:一手中、示指

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

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

腺。

(3)听诊:当触到甲状腺肿大时,将钟型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如听到低调的连

续性静脉”嗡鸣〃,音,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很有帮助。另外在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

亢进者还可听到收缩期动脉杂音。

9.根据解剖结构,颈部每侧又可分为两个大三角区域:(1)颈前三角为胸锁乳突肌的内缘、

·····················································

···83···--·--

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2)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

前缘之间的区域。

NO.5肺部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CBACDCCADC

CCABBBCDAD

CBDEDCADCD

CBB

X型选择题

343536

BCDBCEACECDECDBCEACE

ABCEABEABCDEACDABCDEBCEABDEABCDBC

二、名词解释:

1.Louis角:是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的突起,与第二前肋骨连接,为计数肋骨顺序标志。

2.三凹症:吸气性呼吸困难时用力吸气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3.鸡胸:胸廓的上下径较短,前后径比左右径稍长,胸骨下端前突,见于佝偻病。

4.肋膈沟:胸部前下肋骨外翻,自胸骨剑突沿膈肌处向内凹陷,形成一带状沟。

5.扁平胸:胸廓前后径短于左右径的一半。

6.桶状胸:胸廓前后径等于左右径,呈圆桶状。

7.间停呼吸:指呼吸节律改变,在正常呼吸数次数次后暂停一段时再出现呼吸,周而复始。

提示呼吸中枢功能严重障碍。

8.潮式呼吸:指呼吸节律由浅慢变深快再由深快变浅慢,重复的周期性呼吸。

9.Kussmaul呼吸:见于尿毒症,酮症酸中毒等

10.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自声门的语音产生声波振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至胸壁,可

用手感知。

11.胸膜摩檫感:胸膜炎时,呼吸时两层胸膜互相摩擦,触诊时有如皮革互相摩擦的感觉,

称为胸膜摩檫感。

12.管状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则为管状呼吸音

13.漏斗胸: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形似漏斗,称漏斗胸。见于佝偻病患儿。

·····················································

···84···--·--

14.佝偻病串珠:在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的球形突起,形成串珠状,因发生于佝

偻病患儿,故称佝偻病串珠。

15.胸式呼吸:成年女性在呼吸时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表现为胸廓的运动幅度较大,称为

胸式呼吸。

16.支气管语音:当肺组织发生实变时,病变部位的语音共振强度和清晰度均增加,称为支

气管语音。常同时伴有语音震颤增强、叩诊浊音和听及管样呼吸音。

17.腹式呼吸:正常男性和儿童呼吸时以膈肌的运动为主,表现为胸廓的下部和上腹部的运

动幅度较大,称为腹式呼吸。

18.捻发音: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罗音,多在吸气的终末听及,颇似在耳边用手指捻搓

一束头发时所发出的声音,故名捻发音。是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

当吸气时被气流冲开重新充气所发出的高调的细小爆裂音。

19.Traubes鼓音区:正常胸部叩诊为清音,在左侧腋前线下方因有胃泡的存在,叩诊呈鼓

音,称为Traubes鼓音区。

20.干罗音:是指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

所产生的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三.填空题

1.上

2.胸骨角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3.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洞压迫性肺不张

4.过清音鼓音实音浊音

5.短主动运动增宽快

6.直接和间接坐位或卧位

7.过清音鼓音实音浊音

8.粗气管主支气管空洞

9.增强浊音或实音有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10.健侧增宽减弱鼓音

11.三种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混合呼吸音

12.肺不张大量腹水

13.健侧健侧

14.鼾音哨笛音

15.大水泡音中水泡音小水泡音

16.胸骨角

17.第七颈椎棘突

18.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

19.对称性表观情况乳头皮肤回缩腋窝和锁骨上窝

20.佝偻病串珠肋膈沟漏斗胸鸡胸

21.硬度和弹性压痛包块

22.16~18

23.

24.潮式呼吸间停呼吸

25.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檫感

26.肺泡内有炎症浸润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

27.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

28.5~6cm

29.第六第八第十

30.6~8cm

3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泡呼吸音增强呼气期延长断续性呼吸音粗糙性呼吸音

32.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33.粗湿哕音中湿哕音细湿罗音捻发音

34.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急性肺水肿和严重的支气管肺炎

35.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

四.简答题

1.有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

2.影响叩诊音响的主要因素有:胸壁组织增厚,胸廓骨骼支架改变,肺泡含气量,弹性张

力的变化

3.减弱或消失①肺泡含气过多;②支气管阻塞:③大量胸腔积液、气胸;④胸膜肥厚、粘

连;⑤胸壁皮下气肿

语颤增强①肺实变;②肺内大空腔

4.持续时间较短,且断续一次连续出现多个,多在吸气相出现,吸气末更清楚,部位性质

不易变换,中、小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消失或出现。

意义:①局限:肺炎、肺结核、支扩②双肺广泛: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③双肺底:

肺淤血——心功能不全,支气管肺炎

5.持续时间较长,音调较高,吸、呼均可听到,以呼气为著,性质、强度、部位及数量

易变换。

意义:双侧见于:慢支,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

6.视: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

触:语颤降低,呼吸动度降低;

叩:过清音,肺下界下降,移动度降低;心浊音界变小,肝浊音界下移;

听: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散在干、湿性罗音

7.视诊:呼吸运动下降(患侧)。

触诊:语颤增强,呼吸运动降低,胸膜摩嚓感。

叩诊:浊音

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混合呼吸音,湿性罗音,胸膜摸嚓音,听

觉语音增强

8.视:患侧饱满,呼吸运动降低;

触:气管偏向健侧,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浊或实,患侧心界叩不出,健侧移位;

听:积液区:呼吸音降低或消失;积液区上:管状呼吸音

9.视: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触:气管移向健侧,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鼓音,心界向健侧移位,右侧肝浊音界下降

听:呼吸音消失

10.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的产生机制和听诊部位:(1)支气管呼吸音:为吸人的空气

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抬舌后呼气时发出的“哈”音,音响

强而调高。听诊部位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2)肺泡呼

吸音: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时,引起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所形成的

声音。在大部分肺野内均可听及。

11.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及其常见原因: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也称

管样呼吸音。其常见原因为(1)肺组织发生实变,(2)肺内大空腔,(3)压迫性肺不张。

12.异常肺泡呼吸音的种类和临床意义:(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是由于进入肺泡内的

空气流量减少和流速减慢。见于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支气

管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压迫性肺膨胀不全,如胸腔积液;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2)

肺泡呼吸音增强,双侧增强与呼吸运动和通气功能增强有关,见于,如运动,缺氧;机体需

氧量增加,如贫血;血液酸度增高,如酸中毒。单侧增强见于一侧胸肺病变引起肺泡呼吸音

减弱,而健侧代偿性增强。(3)呼气音延长,由于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所致,见

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4)断续性呼吸音,由于肺内局限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

不能均匀进入肺泡引起,又称齿轮样呼吸,见于肺结核和肺炎。(5)粗糙性呼吸音为支气管

粘膜轻度水肿或炎症浸润造成不光滑或狭窄,使气流进出不畅引起,见于支气管或肺部炎症

的早期。

NO.6心血管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E2A3B4A5C6E7B8D

9C10E11C12D13E14D15C16E

17E18C19E20B21D22D23E24A

25E26E27A28D29A30C31B32D

33C34E35D36B37E38C39B40C

41E42D43D

X型选择题

44ABCD45BCDE46ABC47ABC48AB49AC

50BCE51ABC52ABC53BC54BCE55ABCD

56CD57ABC58AC59ABCD60ABCD61ABD

62BCD63DE64ABCE65BCDE66BCDE67ABCD

68AB69ABCE70BCDE71ABCE72ABCDE73ABCDE

74ABD75ABD76AB77BCD78ABCD79DE

80ADE81DE82BCDE83BC84ABD85ACE

86CDE87ABCDE88BE89ABE90ABCD91ABCDE

92ABCE93BC94ABCE95ABCD96BE97CDE

98ABC99BCDADEACE

二.名词解释

1.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胸壁对应部位,使局部肋间组织向外搏动。

2.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

3.是指用于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又称猫喘,为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4.当心包膜发生炎症时,由于心包膜表面粗糙,在心脏搏动时两层粗糙的心包膜互相摩擦

产生振动,传至胸壁,可在心前区触及的一种连续振动感。

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均导致左心室肥大,心浊音界改变为心左界向左

下扩大,心腰加深近似直角,使心浊音界呈靴形,也称主动脉型心。

6.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及肺动脉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向外扩大,心腰饱满

或膨出,心浊音界如梨形。

7.心肌严重受损时,第一心音失去原有的低钝性质,而与第二心音相似,且多有心率增快,

舒张期缩短,几与收缩期相等,极似钟摆之“dida”声,称为钟摆律。

8.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与原有的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加快时

(/min),极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

9.因左右心室活动较正常不同步的时距明显加大,听诊时出现—个心音分成两个部分的现

象,称为心音分裂。

10.二尖瓣狭窄时的心室舒张早期,血液自左心房迅速流入左心室,房室瓣开放突然停止而

产生振动,于是在S1之后出现一个高调清脆的附加音,叫开瓣音,也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l1.指缩窄性心包炎时,在S2之后的0.1s出现的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是由于心室舒张期

快速充盈阶段受到心包缩窄的阻碍而被迫骤然停止使心室壁振动而致。

12.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的异常声音。

13.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

14.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故名水冲脉。是由于脉压增大所致。

15.是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16.是一种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多因心肌受损,心室收缩强弱交替所致。

17.用手指轻压患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患者口唇粘膜,引起红、白交替的节律性微血

管搏动现象。是由于脉压增大所致。

18.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股动脉上,稍加压力,即可听到收缩期与舒张期皆可出现,不连续的

双重杂音,称Doroziez双重杂音,是由于脉压增大所致。

三.填空题

1.右室增大先天性心脏病幼时即患风湿性心瓣膜病

2.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1.ocm2.0-2.5Cm

3.左下左健侧患侧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

4.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粘连性心包炎

5.收缩期舒张期连续性

6.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狭窄室间隔缺损

7.靴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型心

8.梨形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型心

9.心尖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心尖搏动最强点

10.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第3肋间

11.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12.60~/min70~80/min/min/min/min心动过速60/min心动过缓

13.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

14.心室充盈情况与瓣膜位置瓣膜完整性与活动性心室收缩力与收缩速率

15.吸气、呼气房间隔缺损

16.吸气呼气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

17.舒张期较早S2舒张早期奔马律

18.心尖部胸骨下段左缘粘连性心包炎

19.血流加速血液粘稠度降低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异常通道心腔内漂浮物血管腔扩

大或狭窄

20.最响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体位呼吸和运动的影响

21.隆隆样舒张第一心音亢进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22.功能器质

23.胸骨左缘第2肋间机器

24.仍可听到消失

25.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左室衰竭

26.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左室排出量减少心包积液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

27.90≥≥90

28.脉压增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

四.问答题

1.嘱患者深吸气,如搏动增强则为右室搏动,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瘤,或以手指平放于

剑突下,指端指向剑突,从剑突下向上后方加压,如搏动冲击指尖且吸气时增强,则为右室

搏动,如搏动冲击掌面且吸气时减弱,则为腹主动脉瘤。

2.心脏震颤是由于血流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关闭不全或异常通道流至较宽广的部位产生漩涡,

使瓣膜、心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传至胸壁所致。如触及震颤则可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常

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病变。

3.(1)二尖瓣区位于心尖部

(2)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5)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左缘

4.心脏震颤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

等。其发生的时期、部位及疾病的关系见下表:

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期部位疾病

收缩期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心尖部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胸骨左缘第2肋间动脉导管未闭

5.病理条件下,心尖搏动位置可由以下原因发生改变。

(1)心脏疾病:左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左右

室皆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可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右位心时,心尖搏动在胸骨

右缘第5肋间。

(2)胸部疾病: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心尖搏动稍向健侧移位;—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时,

心尖搏动稍向患侧移位;

侧卧位时,心尖搏动无移位,提示心包纵隔胸膜粘连;胸廓或脊柱畸形时,心脏位置发生改

变,心尖搏动亦相应移位。

(3)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时,心尖搏动向上移位。

6.(1)第一心音(S1):主要是心室开始收缩时二、三尖瓣突然关闭振动所产生,其他如心室

壁和血管壁的振动、半月瓣的开放、心室肌收缩、心房收缩终末部分也参与S1的形成。S1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2)第二心音(S2),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心室开始舒张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引起

瓣膜振动所产生,其他如血流加速和对大血管壁冲击引起的振动、房室瓣开放、心室肌舒张、

乳头肌和腱索的振动也参与S2的形成。S2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3)第三心音(S3):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引起室壁(包括乳头肌和腱索)

振动所致。可见于部分正常儿童及青少年。

(4)第四心音(S4):一般认为与心房收缩有关。正常人听不到。

7.S1与S2区别如下:①S1音调较低(55~58Hz),S2音调较高(62Hz);②S1强度较响,S2

强度较S,为低;⑧S1性质较钝,S2性质较S1清脆;④S1历时较长(持续约0.1s),S2

历时较短(0.08s),⑤S1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S2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⑥S1在心尖部听

诊最清晰,S2在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8.(1)S2增强: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A2)增强是由于主动脉内压力增高所致,主要见于高

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增强是由于肺动脉内压增高所致。主要

见手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衰竭及伴有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等。

(2)S2减弱;A2减弱是由于主动脉内压力降低所致。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主动脉瓣粘连或钙化等。P2减弱是由于肺动脉内压力降低所致,主要见于肺动脉瓣

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9.S2分裂是由于主、肺动脉瓣关闭时间明显不同步所声生,临床较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理分裂:见于大多数正常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深吸气末可听到S2分裂,呼气时

消失。

(2)通常分裂:是S2分裂的最常见类型,是由于某些疾病使右室排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

闭明显迟于主动脉瓣关闭。或主动脉瓣关闭时间提前。前者常见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后者常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

(3)固定分裂:是指分裂几乎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的时距相对固定。常

见于房间隔缺损。

(4)反常分裂;又称逆分裂,是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即P2在前,A2在后,吸气

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等。

10.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是二尖瓣狭窄的重要体征之一,是由于心室舒张早期血

液自左心房快速经过狭窄的二尖瓣口流入左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到一定程度又突

然停止,引起瓣叶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其听诊特点是:①音调较高,②响亮、清脆、短促、

呈拍击音;⑧听诊部位在心尖部及其内侧,④呼气时增强。它的出现表示瓣膜尚具有一定的

弹性,常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参考条件。

11.舒张早期奔马律又称室性奔马律,第三心音奔马律,其产生是由于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

心肌张力减低,室壁顺应性减退,在舒张早期心房血液快速注入心室时,引起已过度充盈的

心室壁产生振动所致。其听诊特点为;①音调较低;②强度较弱,⑧出现在S2之后;④听

诊最清楚部位:左室奔马律在心尖部,右室奔马律在胸骨下端左缘,⑤左室奔马律呼气末明

显,吸气时减弱,右室奔马律吸气时明显,呼气时减弱。舒张早期奔马律的出现反映心室功

能低下,心肌功能严重障碍,常见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高

血压性心脏病、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等。

12.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如下:

(1)血流加速:见于剧烈运动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血液粘稠度降低;见于中、重度贫血。

(3)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见于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

(4)异常通道:见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5)心脏内漂浮物:见于乳头肌或腱索断裂。

(6)血管腔扩大或狭窄:见于主动脉缩窄、缩窄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等。

13.心脏杂音强度一般分为6级:

1级杂音很弱,须在安静环境下仔细听诊才能听到。

2级杂音较易听到,不太响亮。

3级在地明显的、较响亮的杂音。

4级杂音响亮,常伴有震颤。

5级杂音很强,且有传导,但听诊器离开胸壁即听不到,震颤明显。

6级杂音震耳,听诊器离胸壁一定距离也能听到,震颤强烈。

14.功能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如下表:

功能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

鉴别点功能性器质性

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

部位肺动脉瓣区和或心尖部不定

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

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为全收缩期

强度一般为3/6级以下常在3/6级以上

震颤无3/6级以上常伴有

传导局限、传导不远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

15.正常人吸气时回心血量增加,肺循环容纳血量亦增加,左室排出量变化不大,故吸气呼

气时脉搏强弱无明显变化。而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压塞时,心室舒张受限,吸气

时肺循环血容量虽增加,但体静脉回流受限,右室排入肺循环血量减少,使左室排出量明显

减少,导致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16.典型二尖瓣狭窄时,体检可发现:

视诊: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左移.

触诊: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叩诊:心浊音区呈梨形。

听诊:心尖部听到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可有S1亢进、开瓣音、P2亢进和分裂,Graham

—Steell杂音。

17.典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体检可发现:

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明显颈动脉搏动,点头运动,毛细血管搏动征。

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有水冲脉。

叩诊:心浊音区呈靴形。

听诊:主要体征为主动瓣第2听诊区听到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呈递减型,可沿胸骨左缘向下

传导到心尖。可有Austin—Flint杂音、射枪音和Duroziez双重杂音。

18.典型心包积液时,体检可发现:

视诊: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前区饱满。

触诊: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尖搏动在心浊音界内侧,奇脉。

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并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听诊:心音遥远,心率增快。

NO.7脊柱和四肢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B2D3B4B5E6C7B8D

9B10C11A

X型选择题

12ABCDE13ABCD14ABC15ABCD16ABCDE17ABCD

18ABC19ABCDE20ABCDE21ABCDE22ABCD23ABC

24ABCDE

二.名词解释

1.匙状甲又称反甲,表现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干、脆、有

条纹。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等。

2.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或鼓槌状指。

3.双膝关节靠近时,两小腿斜向外方呈“X”形弯曲,使两脚的内踝分离,称为膝外翻或“X”

形腿畸形。

4.双脚内踝部靠拢时两膝部因两侧胫骨向外侧弯曲而呈“O”型,称膝内翻或“O”形腿畸

形。

5.足掌部活动受限呈固定性内翻、内收畸形,称为足内翻;足掌部呈固定性外翻,外展,

称足外翻。足内、外翻多见于先天性畸形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6.足底变平,直立时足底中部内侧也能着地,称平跖足或甲板脚,多为先天性异常。

7.腱鞘囊肿多发生在腕关节背面或桡侧,为圆形无痛性隆起,触之韧,推之可沿肌腱的垂

直方向稍微移动。

三.填空题

1.疼痛姿势或形态异常活动度受限

2.

3.缺铁性贫血高原疾病风湿热甲癣

4.先天性畸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5,浅静脉回流受阻站立性工作栓塞性静脉炎

6.膝外翻“X”形腿

7.膝内翻“O”形腿

8.脊柱后凸脊柱侧凸膝内翻膝外翻

四.问答题

1.脊柱后凸多发生于胸段脊柱,也称驼背,在小儿多因佝偻病引起;青少年常见于胸椎结

核;成年人则常见于类风湿性脊柱炎;老年人多发生于上部胸椎的骨质退行性变;另外,外

伤后脊椎骨折、发育期姿势不良或脊椎骨软骨炎也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2.(1)脊柱压痛的检查方法是嘱患者取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检查者以右手拇指自上而下

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观察有无压痛。

(2)脊柱叩击痛的检查方法有两种:①直接叩击法:即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椎体的棘

突,多用于检查脊椎与腰椎。②间接叩击法:嘱患者坐位,医师将左手掌面置于患者头顶部,

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观察有无疼痛。

3.浮髌试验检查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伸直放在检查者左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固

定在肿胀关节上方两侧并加压,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固定于关节下方两侧并加压。使关

节腔内的积液不致来回流动,然后用右手示指将髌骨连续向后方按压数次,当按压时有髌骨

与股骨关节面的碰撞感,松开时有髌骨随手浮起感,称髌骨试验阳性,提示有膝关节腔内积

液。

4.(1)杵状指(趾)发生机制一般认为与肢体末端的慢性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

因为以上因素可使肺及肝破坏还原型血红蛋白的能力减弱,加上缺氧使末梢毛细血管增生,

扩张,致指(趾)端血流丰富,造成末端软组织增生膨大,指(趾)甲隆起。

(2)杵状指(趾)临床常见于:①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②

某些心血管疾病;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③营

养障碍性疾病;如吸收不良综合征、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④其他;锁骨下

动脉瘤可引起同侧的单侧杵状指

NO.8腹部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B2D3C4A5C6A7E8E

9C10D11D12E13B14C15D16E

17A18C19C20C21B22B23A24A

25A26C27D28B

X型选择题

29CDE30ABCDE31BCE32ABCDE33BD34ABD35ABCDE

二.名词解释

1.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耻骨的水平面,外观呈凸起状,称腹部膨隆,可因生理状

况如肥胖、妊娠或病理状况如腹水、巨大肿瘤等引起。

2.平卧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呈舟状,称舟状

腹。

3.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明显

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4.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称胃型或肠型。

5.左腰部皮肤呈蓝色,为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透到侧腹壁的皮下所致。可见于急性出血性

胰腺炎。

6.门脉高压显著时,于脐部可见到一簇曲张静脉向四周放射,如水母头状,又称海蛇神头。

7.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静脉怒张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

流征阳性。

8.用浮沉触诊法中当,手指压下时,如感到一种微细的震动感,称为肝震颤,可见于肝包

虫病。

9.以左手拇指腹在胆囊点处用力按压腹壁,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如吸气过程中因疼痛

而致吸气中止称Murphy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10.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如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称液波震颤,

又称波动感。

11.移动性浊音是指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现象,是发现有无腹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

法。

12.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而发生黄疸逐渐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且无压痛,称为

Courvoisier征。

13.胃泡鼓音区即Traube区,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叩诊呈半圆形,为胃内穹窿含气

而形成。

14.用以鉴别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一种试验。方法是让患者仰卧,用一硬尺横置于腹壁上,

检查者两手将尺下压.如为卵巢囊肿,则腹主动脉搏动可经囊肿传至硬尺,使硬尺发生节奏

性跳,若为腹水则无此跳动。

15.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称为肠鸣音。

三.填空题

1.平坦膨隆凹陷

2.蛙腹下腹隆起脐部突出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4.平卧位屈曲腹式呼吸

5.胃型胃蠕动波振水音

6.口唇鼻尖前额

7.不超过肋下3cm超过3cm至脐水平线超过脐水平线

8.横结肠腹直肌腱划右肾下极

9.清晨空腹餐后6~8h以上幽门梗阻胃扩张

10.第五肋间9~1lcm

11.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半圆膈及肺下缘肋弓脾肝左缘

12.左腋中线第9~ll肋间

13.0ml以上

14.浊音鼓音4~7cm腋前线

15.4~5次10次数分钟才听到1次

16.收缩期血管杂音低于足背动脉搏动

17.蛙状腹波动感移动性浊音搔弹音

18.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19.腹水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脾大及脾功能亢进

四.问答题

1.腹部视诊内容包括腹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以及腹部的皮疹、疝

和腹纹等。如有腹壁静脉曲张,应检查其血流方向。方法为选择一段无分支的腹壁静脉,检

查者将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手紧压静脉向外滑动以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

一定距离放松该手指,另一手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

可看出血流方向。如血流方向与正常人相同为门静脉阻塞,如血流方向均向上为下腔静脉阻

塞,若均向下为上腔静脉阻塞。

2.全腹膨隆见于腹腔积液、肠胀气、气腹、腹腔内巨大包块、肥胖症及妊娠晚期等。腹腔

积液多有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等原发病史,平卧位呈蛙腹,侧卧或坐位时,因液体移动而使

下腹部膨出,且有移动性浊音,胃肠胀气或气腹时多有肠梗阻、肠麻痹或胃肠穿孔,腹部呈

球形,不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叩诊呈鼓音;肥胖症与大量腹腔积液可借助脐部视诊区别,前

者脐部凹陷,后者脐部突出。

3.(1)阑尾压痛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2)胆囊压痛点:位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

(3)上输尿管点:位于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4)中输尿管点: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5)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夹角(肋脊角)的顶点。

(6)肋腰点: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肋腰角)的顶点。

(7)季肋点:两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点,右侧位置稍低。

4,触及腹部包块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以及与腹壁

和皮肤的关系。

5.肝大的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肝轻度肿大,表面光滑,边缘钝,质稍韧,有充实感及压痛。

(2)肝淤血:肝明显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韧,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脂肪肝:肝肿大,表面光滑,质软或稍韧,无压痛。

(4)肝硬化:肝早期肿大,晚期缩小,质较硬,边缘锐利,表面可触及小结节,无压痛。

(5)肝癌:肝逐渐肿大,坚硬如石,表面高低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不整,

压痛明显。

6.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如下:

(1)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3cm。见于急、慢性肝炎,伤寒、粟粒结核、急

性疟疾及败血症等。

(2)中度肿大:脾下缘超过3cm至脐水平线,见于肝硬化、疟疾后遗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慢性溶血性黄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高度肿大: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疟疾、骨髓

纤维化、淋巴肉瘤等。

7.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为:先让患者仰卧,腹中部由于肠管内有气体而在液面浮起,叩

诊呈鼓音,两侧腹部因腹水积聚而呈浊音;患者向左侧卧时,左侧腹部浊音区扩大,而在上

面的右侧腹部转为鼓音;再向右侧卧时,左侧腹转为鼓音,而浊音移至下面的右侧腹部。这

是检查有无腹腔积液的重要方法,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0m1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

音。

8.腹部听诊内容及临床意义:

(1)肠鸣音: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肠鸣音亢进见于机

械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等;肠鸣音消失

则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2)血管杂音:中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左右上腹部

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肾动脉狭窄;下腹部两侧的收缩期杂音则考虑髂动脉狭窄。脐周或

上腹部出现连续的静脉性嗡鸣音,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时,提示门静脉高压且有侧支循

环形成。

(3)摩擦音:可见于脾梗塞、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等情况下。

(4)搔弹音:可用于测定肝下缘和微量腹水等。

(5)胎心音: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可在脐下方听到胎心音。

9.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可表现为:

视诊: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黄疸,男性乳房发育,蛙腹,腹壁静脉曲张。

触诊:脾肿大、液波震颤。

叩诊:移动性浊音。

听诊:脐周可听到连续性静脉嗡鸣音

10.消化性溃疡并急性穿孔时可出现:

视诊:板状腹。

触诊:腹部压痛,反跳痛。

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NO.9神经系统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D2B3C4A5E6C7B8D

9D10C11A12B13D14E15D16C

17E18C19B20E

X型选择题

21AD22ABCDE23BDE24BCD25BCE26ABCE

27ABE28CDE

二.名词解释

1.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称为瘫痪。

2.偏瘫为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并伴有同侧中枢性面瘫及舌瘫。

3.单瘫为单一肢体的随意运动丧失。

4.截瘫多为双侧下肢随意运动丧失,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

5.交叉瘫为一侧脑神经损害所致的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6.肢体作某种主动运动时肌肉最大的收缩力称为肌力。

7.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8.肌张力增加是指触摸肌肉时有坚实感,作被动检查时阻力增加。

9.肌张力减弱是指触诊时肌肉松软,被动运动时肌张力减低,可表现关节过伸。

10.震颤是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所引起的一种肢体摆动动作。

11.舞蹈样运动为肢体的一种快速、不规则、无目的、不对称的运动,持续时间不长,在静

止时可发生,也可因外界刺激、精神紧张而发作。

12.手足徐动为手指或足趾的一种缓慢持续的伸展扭曲作,可重复出现且较有规则。

13.摸空症表现为上肢以肘、腕、手关节为主的一种无意识摸索动作。

14.共济失调是指动作不协调且有平衡障碍。

15.不随意运动亦称不自主运动,是由随意肌不自主地收缩所发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

16.复合感觉包括包肤定位感觉,两点辨别感觉,实体辨别感觉等,这些感觉是大脑综合、

分析、判断的结果,故也称皮质感觉。

17.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反应称浅反射。

18.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受器完成的,称深反射。

19.肱二头肌反射是指医师以左手托扶患者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

后用叩诊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20.肱三头肌反射是指医师以左手托扶患者屈曲的肘部,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

的肱三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21.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

的反射作用。

22.用钝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踝趾侧,若踝趾背伸,余四趾呈扇

形展开,称Babinski征阳性,见于锥体束损害。

23.在深反射亢进时,用持续力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

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三.填空题

1.眩晕夜行困难眼球震颤耳蜗前庭神经

2.瘫痪完全性瘫不完全瘫单瘫截瘫偏瘫交叉性瘫

3.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手足搐搦摸空症

4.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Romberg征

5.痛觉温度觉触觉

6.皮质感觉皮肤定位觉体表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辨别觉

7.三叉神经面神经脑桥

8.胸髓7~8节胸髓9~10节胸髓11~12节昏迷急腹症同侧椎体束病变

9.截瘫单瘫偏瘫交叉瘫

10.颈髓5~6节颈髓7~8节腰髓2~4节骶髓1~2节

11.亢进阳性减弱增高消失

12.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13.神经根受刺激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腰骶神经根炎

14.三叉神经面神经深昏迷

15.痉挛性强直性折刀现象铅管样强直齿轮强直

四.问答题

1.肌张力增加是指触摸肌肉时有坚定感,作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力口。或表现为:

(1)痉挛性:在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较大,终末时突感减弱,称为折刀现象,见于锥体束损

害。

(2)强直性:指一组拮抗肌群的张力均增加,作被动运动时伸肌与屈肌的肌力同等增强,如

同弯曲铅管,故称铅管样强直,见于锥体外系损害;如在强直性肌张力增强的基础上又伴有

震颤,当作被动运动时可出现齿轮顿挫样感觉,称齿轮强直。

2.震颤是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所引起的一种肢体摆动动作,可表现为:

(1)静止性震颤:在静止时震颤明显,动作如同“搓丸”样,在作意向性动作时可减轻或暂

时消失,伴肌张力增加,见于震颤麻痹。

(2)老年性震颤c与震颤麻痹相似,但多见于老年动脉硬化患者,常表现为点头或摇头动作,

一般不伴有肌张力的改变。

(3)动作性震颤:震颤在动作时出现,动作终末,愈近目的物时愈明显,见于小脑疾患。

(4)扑翼样震颤:震颤动作多在腕掌部,见于慢性肝病、早期肝昏迷。

(5)手指的细微震颤: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3.手足搐搦发作时手足肌肉呈紧张性痉挛,在上肢表现为腕部屈曲,手指伸展,指掌关节

屈曲,拇指内收靠近掌心并与小指相对,形成“助产士手”,在下肢时表现为踝关节与趾关

节呈屈曲状。发作间歇时可作激发试验,即在患者前臂缠以血压计袖带,然后充气使水银柱

达到舒张压以上,持续4min出现搐搦时称为Trousseau征阳性,见于低钙血症和碱中毒。

4.共济运动的检查方法如下:

(1)指鼻试验:嘱患者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头,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

反复作上述动作,正常人动作准确,共济失调时指鼻动作经常失误。如睁眼无困难,闭目则

不能完成;为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闭眼皆困难者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2)指指试验:嘱被检查者伸直示指,曲肘,然后伸直前臂以示指触碰对面医师的示指,先

睁眼作,后闭眼作,正常人可准确完成。若总是偏向一侧,提示该侧小脑或迷路有病损。

(3)轮替动作:嘱被检查者伸直手掌并反复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以观察拮抗肌群的协调动

作。共济失调患者动作缓慢,不协调,一侧快速动作障碍提示该侧小脑半球病变。

(4)跟—膝—胫试验;嘱被检查者仰卧,先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置于另侧膝部下端,

并沿胫骨徐徐滑下。共济失调患者出现动作不稳和失误。

(5)Romberg征:亦称闭目难立征。测试时嘱被检查者两臂向前平伸,双足并拢直立,然后

闭目,如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为阳性。仅闭目不稳提示两下肢有感觉障碍,闭目睁目皆不稳

提示小脑蚓部病变。

5.浅感觉的检查方法如下:

(1)痛觉:通常用大头针针尖以均匀的力量轻刺患者皮肤,让其立即陈述具体的感受。为避

免主观或暗示作用,患者应闭目接受测试,测试时注意两侧对比,检查后记录感觉的类型(正

常、过敏、减退、消失)和范围;如为局部疼痛则为炎性病变影响该部末梢神经;如为烧灼

性疼痛则见于交感神经不完全损伤。

(2)温度觉:通常用盛有热水(40—50℃)及冷水(5~10℃)的试管测试,让患者回答自己的感

受(冷或热)。正常人能明确辨别。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3)触觉:用棉签轻触患者的皮肤或粘膜,让其回答有无感觉。正常人对轻触觉很灵敏。触

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

6.患者取坐位,小腿完全松弛,自然悬垂;或取卧位,医师左手在其胭窝处托起两下肢,

使髋、膝关节稍屈,然后用右手持扣诊锤叩击髋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

亢进时见于锥体束损伤,减弱或消失见于周围神经损伤或中枢急性损伤的超限抑制。

7.阵挛的常见表现形式有:

(1)踝阵挛:患者仰卧,髋关节与膝关节稍曲,医师一手持患者小腿,一手持患者脚掌前端,

用力使踝关节过伸。阳性表现为比目鱼肌与腓肠肌发生节律性收缩,见于锥体束损害。

(2)髌阵挛:患者下肢伸直,医师用拇指和示指提住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方向快速推动数

次,然后保持适当的推力。阳性表现为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致使髌骨上下运动,见于锥体束

损害。

8.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

等。常见的脑膜刺激征有:

(l)颈项强直:患者仰卧,医师的手托扶其枕部作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若抵抗

力增强称颈项强直,除见于上述颅内疾患外,亦可见于颈椎病、颈椎关节炎、颈椎结核骨折、

脱位、肌肉损伤等。

(2)Kernig征;嘱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

节伸达1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

(3)Brudzinski征嘱患者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师一手托患者枕部,一手置于患者胸前,

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9.Lasegue征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检查时嘱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

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人可抬高以上,如抬不到即出

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或腰骶神经根炎等。

第四篇·实验诊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

DCBDCAECEDDBCDB

16

DCEDCDADDDDBCCE

4142

CBDABBAEEEBDDCD

46535455

DAEADDBAAC

X型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肾清除率:是指双肾于单位时间(min)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所含的某物质全部清除,

结果以ml/min或L/24h表示。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见于严

重的感染。

3.浓缩稀释试验:在日常或特定的饮食条件下,观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用以判断

肾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方法称为浓缩稀释试验。

4.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

熟的红细胞,胞浆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后,胞浆

中含有多少不等的蓝色点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

5.正常色素性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在瑞氏染色的血涂片中呈淡桔红色圆盘状,中央有生理性

淡染区,具有此类特征的红细胞被称之为正常色素性红细胞。

6.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粒细胞分叶情况,它反映了粒细胞的成熟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

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三.填空题

1.(ESR简称血沉)、男<15mm/h、女<20mm/h、枸橼酸钠

2.血液总量、血浆总量

3.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和嗜多色性

4.淋巴细胞、单核细胞、4-10×/L

5.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C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7.红细胞沉降率、0-15mm/h、0-20mm/h

8.肾小球滤过率

9.51-80、50-20、19-10、10span=""

10.嘌呤代谢、肾小球、近端肾小管、

11.0.8-2.4mg/L

12.细胞和管型、化学成分、各类激素

13.2.5、、17

14.阴性、20-80mg/24h、mg/24h、阳性

15.素食、铁剂及Vc

四.问答题

1.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1)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急性溶血性贫血、出血

性贫血。(2)判断疗效: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补充铁剂及维生素B12、

叶酸之后,网织红细胞应迅速增多。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红细胞生成减低。再生障碍性

贫血病人,典型病例常低于0.5%。

2.白细胞(WBC)检验:参考值:成年人4~5.5×/L,婴儿(两周岁以下)11~12×/L,

新生儿15~20×/L。细菌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

和应激状态(急性出血和大手术)等增多(妊娠后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可有生理

性增加)。病毒感染、伤害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严重感染、放射性辐照、

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减少。

白细胞分类(DC):参考值:中性粒细胞0.5~0.70×(50~70%),嗜酸性凿粒细胞0.~

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40(20%~40%)和单核细胞

0.03~0.08(3%~8%)。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

溶血、手术后和尿毒症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疟疾、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性辐照和

肿瘤化疗。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和铅中毒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

感染,其减少见于免疫缺陷病。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5.A.备容器贴检验单副联,注明病区、床号、姓名等。

B.留取翌日晨第一次尿液约ml于标本瓶内。由于晨尿浓度较高,且不受饮食的影响,检

验结果更具参考意义。

C.留取尿标本时,不可将粪便混于尿液中,以防粪便中的微生物使尿液变质。

D.昏迷或尿潴留病人可导尿留取标本,男病人也可用塑料袋固定接尿。女病人在月经期不宜

留取尿标本。

6.(1)渗出液:①蛋白含量高;②细胞成分多;③浑浊,易凝固;④密度高;⑤见于炎症。

(2)漏出液:①蛋白含量低;②细胞成分少;③清亮透明,不易凝固;④密度低;⑤见于

血液循环障碍

7.正常人尿内仅有少量蛋白,常规定性检查阴性,24小时尿蛋白<mg。当尿内蛋白质

含量超过mg/24h,或常规定性方法阳性时,称为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寒冷、

高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以及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为各种原发或继发性疾病所致的

蛋白尿,可因肾小球滤过膜负电荷消失和基膜化学成分改变,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大量中分

子量蛋白质漏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如各类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变、肾瘀血、淀粉

样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缺血和缺氧等);或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见于各种肾小管疾

病、慢性失钾、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重金属中毒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间质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等。

8.肾小管功能损害,如浓缩功能减退,低渗、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至晚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肾性高血压。

9.清除率是指肾在单位时间(一般用每分钟,min)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些物质

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长为该物质的清除率(ml/min)。

通过测定菊粉清除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方法来测定。

10.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参考值为1.5-2.5:1。比值小于时多见于慢性活动性

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

11.增高:①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后9~20h开始上升,36~60h达到高峰,持续6~10天

恢复正常(比AST、CK持续时间长),因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期的辅助诊断指标。②肝

脏疾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③血液病:如白血病、

贫血、恶性淋巴瘤等,LDH升高。④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等。⑤恶性肿瘤转

移所致胸、腹水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往往升高。⑥正常新生儿LDH水平很高,可达~0U

/L。满月后为~U/L,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12岁后趋于恒定。

第六篇·心电图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DDBDCDEECB

DBEDDDEEDB

CDDEDCEECE

EDADCDDDCD

BDCADB

X型选择题

ACECDACDABEABDABDBCDACABCACD

BCDABDABDACDABEABEBCDABEABEABC

7576

ABDABDBDBEBCDABCADACABCAB

7778

ACACABCACEABCABCABDABDABDABC

BDEACACD

二.名词解释

1.导联:将电极板放置在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用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相连,所构成的电路

称为导联°

2.平均心电轴:平均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平均QRS电轴,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

综合,通°常指的是它投影在前额面上的心电轴;;

3.低电压: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披群振幅(正向波与负相波的绝对值相加)都小于0.5rev,

六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相波的绝对值相加)都小于0.8rev,称为低电压°

4.异常Q波:Q波的时间≥0.04S;振幅≥同导联中R波的1/4,称为异常Q波°

5.逆行P波:P波在I、H、aVF、导联倒量,在aVR导联直立,称为逆行P波°

6.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Stay,称“肺型P波”°

7.冠状T波: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称之为“冠状T波”°

8.窦性心律: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9.干扰:正常的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具有较长的不应期,因而对于两个相近的激动,前一

激动产生的不应期必然影响后面激动的形成和传导,这种现象称为干扰°

10.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指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之外,激动经由附加的传导束提前

到达心室,使一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

三.填空题

1.标准导联I、Ⅱ、Ⅲ;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2.左腿;右臂

3.左腋前线V4水平处

4.0.04s;0.1mv

5.目测法;振幅法(作图法);查表法

6.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0.12~0.20s

7.心房除极;心室肌除极;心室快速复极时

8.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0.32—0.44s

9.0.12s;0.25mv

10.2.5mv;4.0mv(男)或3.5mv(女);1.5mv;1.2mv;2.0mv;2.5mv;

11.≥1;≤1;≥1

12.缺血型;损伤型;坏死型

13.V7;V8;V9;V1;V2

14.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

15.~;~

16.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

17.极量;亚极量;亚极量

18.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踏车运动试验;平板运动试验;平板运动试验

四.问答题

1.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可见到4期典型演变过程°

早期:梗塞数分或数小时,可见高大的T波,以后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

连°

急性期:梗塞后数小时或数日,至数周,在高耸T波开始降低后即出现异常Q波或QS波;S

—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

近期:梗塞后数周至数月,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坏死型Q波存在,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

浅°

陈旧期:梗塞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

定不变,异常Q波或Qs波可持续终生,但其范围有可能缩小,变得不典型,甚至消失°

2.期前收缩共同的心电图特点是:(1)提前出现的一个异位节律;(2)常因干扰下一心动周

期的正常心律而出现一段较长的代偿间歇°

3.阵发性房性与交界性心动过速,常因异位P或逆行P波不易辨别.故将两者统称为室上

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是:(1)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2)频率一般在~次

/min;(3)节律快而规则;(4)QRS形态一般正常°

4.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是:(1)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以V1导

联最为明显;(2)心房颤动波的频率为—次/min;(3)心室律绝对不规则;(4)QRS

波一般不增宽°

5.心脏传导阻滞安阻滞程度可分为三度,心电图特点分别是:一度为传导延缓,但每一次

激动都能下传,如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二度为部分机动传导发生中断,

如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三度为传导完全中断,如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时,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在阻滞部位以下的起搏点就会发放激

动,出现交界性异搏心律或室性异搏心律°

6.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1)QRS波≥0.12s;(2)Vl或V:导联QRS呈rsR型

或M型波;I、V5、V6导联S波宽钝而有切迹;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3)V:

导联室壁激动时间O.05g;(4)V,、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I、V5、V6导联T

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方向相反°

慧学独家提供诊断学——常考知识点网络支持:

虽然历年的重点有所偏差,但是整体不会改变太大,这份资料非常有参考价值,适合考试前

最后突击使用,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届学子强烈建议大家熟练掌握以下重点!!!

血液

1、血常规内容:

1)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监测;

2)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

▲2,血液三大系例正常值:

?.血红蛋白测定:男:~g/l;女:~g/l;新生儿:~g/l

红细胞计数:男:(4.0~5.5)x10^12/L(万~万/mm^3)女(3.5~5.0)x10^12/L;

新生儿:(6.0~7.0)x10^12/L

(两者临床意义基本相同,降低见于贫血,白血病等)

?.白细胞总数:成人:(4~10)x10^9/L(0~00)/mm^3;儿童:(5~12)x10^9/L

新生儿:(15~20)x10^9/L(伤寒病不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

白细胞分类计数:N中性粒细胞0.51~0.75(中性杆状核0.01~0.05,中性分叶核0.50~0.70);

E嗜酸性粒细胞0.~0.05;B嗜碱性粒细胞0~0.01;L淋巴细胞0.20~0.40;M单核细

胞0.03~0.08

?.血小板计数PC/Plt:(~)x10^9/L(生成障碍见于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平均容

积MPV:7~11fl(减低见于白血病);

血小板分布宽度:15%~17%;血小板粘附率PadT:62.5%+8.61%(降低见于急性白血病);

3、绝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慢阻肺;慢性肺心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肝细胞癌;肾癌等

4.碱性点彩红细胞的出现提示红细胞再生加速且紊乱,见于增生性贫血,骨纤维化,铅中毒等

▲5.中性粒细胞增减意义

A.中性粒细胞增多:

㈠.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剧烈活动、饱餐、高温、严寒、)

㈡.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反应性增多与异常增生性增多。

⑴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或炎性(常见原因,而化脓性感染为最常见原因)

?.广泛得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大出血.溶血(白细胞增多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

?.急性中毒,如有机磷农药中毒

?.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等

?.其他,如器官移植排拆

⑵异常增生性增多:①。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慢性;②.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RBC(红细

胞)增多症,原发性PLT(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

B.中性粒细胞减少

?.某些感染,如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或见于伤寒;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纤维化等

?.药物或理化因素等,如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脾功能亢进等

?.

6,中性粒细胞中毒性(病理形态)改变见于:

?.大小不均

?.空泡形成

?.中毒颗粒

?.核变性

7、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

胞,称为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若5叶者超过0.03,或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以至15叶),则称为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

贫血,恶性贫血,预后不良.

?8、E的增减意义

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银屑病,过敏性支气管炎等;

?.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肺吸虫病

?.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其他,如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减退症

B,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休克,应激状态等(伤寒病白细胞分类中最具诊断意义的

改变是: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9、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感染性疾病,如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

?.某些血液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传染性疾病恢复期

10.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

风诊,某些细菌感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等.

(伤寒的血象学特点有: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11.网织红细胞(Rct)计数:成人:0.~0.(0.5%~1.5%),绝对值(24~84)x10^9/L;新生

儿:0.03~0.06(3%~6%)网织红细胞减小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

病性贫血.

12.红细胞沉降率(ESR),即血沉,指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成年男性:0~15mm/h;成

年女性:0~20mm/h

13,血沉增快意义:

A.生理性增快,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年老等

B.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如风湿热;活动性结核,

2损伤及坏死,如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时,血沉正常)

3恶性肿瘤;

4高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

5贫血

(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不完全平衡是出于:贫血类型的不同.)

14,Hct:红细胞比积PCV,又称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比积增加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各

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红细胞比积减小见于贫血和稀血症.

15,红细胞平均值测定:血细胞分析仪法:MCV:80~fl;

MCH:27~34pg,MCHC:~g/L(MCV为红细胞平均体积;MCH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16,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类型MCVMCHMCHC病因

正常细胞性

贫血

80~1

00

27~34~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血病

大细胞性贫

34~巨幼细胞贫血

单纯小细胞

性贫血

8027~慢性感染,炎症,尿毒症,肝病,恶性肿瘤所致的

贫血

小细胞低色

素性贫血

8027缺铁性贫血,朱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

胞性贫血

17、血浆中有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提示:溶血性贫血.(周围血图片中出现幼红细胞最可能是溶

血性贫血)

18,凝血过程分三期,在凝血的第一期中,因启动因子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分外源性凝血途径和

内源性凝血途径(从因子XII激活开始),第二,三期为共同途径.(血小板凝血过程中的主要

作用是提供血小板第三因子)

19,BT,即出血时间,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初期出血时间).超

过9分钟为异常.出血时间延长见于:①血小板显著减少;②毛细血管壁异常;③某些凝血因

子严重缺乏.

.CRT:即血块收缩试验.CRT值:55%~77%血块收缩不良:见于

A血小板减少症;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或其他凝血因子严重减少;

D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E浆细胞病

21、APTT,PT,PPP(3p)

?.APTT:延长见于见于血浆VIII,IX,XI因子严重减少,凝血酶原严重减少,纤维蛋白原严

重减少,DIC后期继发纤溶亢进.是检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APTT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

态,如DIC早期,脑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

?.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11~13秒.PT延长见于先/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PT缩短主

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

?.PPP(3P).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参考值:阴性.PPP值阳性见于DIC的早,中期,假

阳性见于恶性肿瘤,大出血,败血症,创伤,大手术,;阴性见于正常人,晚期DIC和原发性纤

溶.

22.G/E:即粒细胞系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G/E比值正常人约为3:1(红细胞的发育规律是:

胞体由大到小,胞核由大到小,核仁由清楚到消失)

※23.骨髓增生度分级:(确定骨髓增生程度主要根据: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即G/E)

增生程度G/E有核细胞百分比常见病因

极度活跃1:各型白血病,特别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明显活跃10:~50增生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

活跃(正常)20:11~10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减低50:10.5~1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极度减低:1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坏死

24.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其血液学主要特征是红细胞呈低色素性改变)

?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值减低;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边缘不规则,胞核小而

致密,胞浆量少;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淡染区扩大,严重时可呈环状红细胞

?骨髓铁染色阴性.

span=""海洋性贫血常见靶形细胞增多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的血液学特点:

全血细胞减少;

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淋巴细胞增多;

粒细胞中以成熟粒细胞多见;

红细胞中以成熟红细胞多见;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非造血细胞增多,如浆细胞等.

▲25.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血细胞过度增生,并可

浸润或破坏其他组织.骨髓和周围血中常有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

染,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等.(急慢性白血病主要区别是:骨髓白血病细胞所处的阶

段)

各类型白血病的区分如下:

区别骨髓白血

病细胞及

所处阶段

血象骨髓象

急性

淋巴

细胞

白血

原始及幼

稚淋巴细

①白细胞计数不定,多

增高,可达

x10^9/L,分类以原

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为主

粒细胞明显减少;

②血红蛋白.红细胞.血

小板减少

A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B淋巴细胞系过度增生原始及幼稚淋巴细

胞为主;

C粒细胞系受抑制;

D巨核细胞系受抑制

急性

非淋

巴细

胞白

血病

粒系原粒

细胞

A白细胞计数不定,分

类以原粒细胞为主;

B血红蛋白,红细胞,血

小板明显减少.

①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值明显

升高;②粒细胞系过度增生,以原粒细胞为

主;③红细胞系受抑制;④巨

核细胞减少或缺如.

原始及幼

稚单核细

①白细胞计数多增高,

分类以原始,幼稚单核

细胞为主;

②血红蛋白,红细胞,血

小板明显减少

A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B单核细胞系过度增生,以原始和幼稚单核

细胞为主;

C;粒,红两系均受抑制.

D巨核细胞系受抑制

慢性

粒细

胞白

血病

中.晚期

粒细胞

A白细胞显著增高为突

出表现,分类以中性中

幼粒一下各阶段细胞为

主,嗜碱性和嗜酸性粒

细胞同时增多;

B血红蛋白,红细胞,血

小板早期正常,晚期减

①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细胞比值

显著增高;

②粒细胞系极度增生,以中性中幼粒,晚幼

粒增多为主;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同时

增多

③红细胞系受抑制;

④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早期正常或增多,晚期

减少

慢性

淋巴

细胞

白血

B淋巴细

①白细胞计数增高,分

类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

主;

②血红蛋白,红细胞,血

小板晚期减少.

A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B淋巴细胞系高度增生,以成熟小淋巴细胞

为主,占有核的0.50以上;

C粒系及红系细胞明显减少;

D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

尿液及肾功能

26、正常尿量:0~0ml/24h;超过0ml/24h为多尿;少于ml/24h为少尿;少

于ml/24h为无尿或尿闭.

27、血尿的概念,尿比重固定:

血尿:指尿液呈淡红色,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肿

瘤及出血性疾病等

尿比重固定::常在1.左右,称为等张尿,见于肾实质严重损害.

28、蛋白尿的概念:当尿液用常规定性方法检查蛋白呈阳性或定量检查超过mg/24h者,

称为蛋白尿.三种蛋白尿的区分如下:

肾小球性蛋白尿,炎症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以致孔径增大,或静电屏障作用减

弱,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大量进入肾小囊,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肾小

球蛋白尿特征为其白蛋白大量增多;肾功正常;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使肾近曲小管受损而对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的功能减退

所产生的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中毒性肾病,肾移植术等

溢出性蛋白尿,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大面积心肌梗死,严重骨骼创伤和

急性血管内溶血等

29,尿糖,酮体阳性的意义

糖尿: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8.89mmol/L或血糖正常而肾糖阈值降低时,尿糖定性

检测呈阳性,称为糖尿

酮体阳性意义:提示糖尿病酮酸症中毒或妊娠剧烈呕吐.重症不能食等导致脂肪分解

加强的情况.

30.管型尿的意义:(大量管型尿最能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程度)

透明管型:提示肾实质病变;

细胞管型:表示肾脏病变在急性期.红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球疾病;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

质有活动性感染病变,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表示肾小管病变,

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指征,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病综合征等

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

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等

蜡样管型:说明肾小管病变严重,预后较差;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竭及肾

淀粉样变性

肾衰竭管型:肾衰竭

31、肾小球滤过功能

?.内生肌肝清除率Ccr测定,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其正常值为80~ml/min,当其下降到70-51时,为早期肾功能不全.

?.血清肌肝Cr测定,

?.血清尿素氮BUN测定,BUN升高,见于各种肾病晚期,有效肾单位损害达60%~70%

?.血清尿酸测定,,血清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

?.

32,浓缩稀释试验的意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病变

33.肾小球滤过分数:18%~22%,增加见于高血压病或心功不全;减少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

······--·--

34.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尿液特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项目是:尿常规检查)

病名颜

比重蛋白

定性

红细胞白细胞管型蛋白尿性质

急性肾

小球肾

深,

1.02

0~1.

+~++多量,变

形,红细

胞为主

少量透明管型及颗粒

管型为主,也可见

红细胞及肾上皮

细胞

肾小球蛋白尿

慢性肾

小球肾

1.01

0~1.

++~++

+

少量,变

形红细胞

为主

少量细.粗颗粒管型,

偶见脂肪管型,蜡

样管型

混合性蛋白尿

肾病综

合征

1.02

0~1.

+++~+

+++

少量少量脂肪管型,细.粗

颗粒管型

肾小球蛋白尿

急性肾

盂肾炎

1.01

0~1.

+~+少量或多

多量白细胞管型肾小管蛋白尿

慢性肾

盂肾炎

1.01

0~1.

+~++少量多量较多,可见白细胞

管型,粗颗粒管型

肾小管蛋白尿,

晚期为混合性

蛋白尿

急性膀

胱炎

1.01

5~1.

+少量或多

多量无偶然性蛋白尿

35、OB试验的意义:OBT,即胃肠隐血试验,正常人为阴性,阳性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

胃癌.钩虫病以及消化道炎症.出血性疾病.消化性溃疡OBT呈间断性阳性,消化道癌(如胃

癌)症呈持续阳性.故本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查及消化道肿瘤的普查.初筛和检测有重要意

义.

36.血性痰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大量痰液见于支气管扩张.粉红色泡沫样痰见

于急性左心衰竭而致的肺水肿.

37.铁锈色丝痰见于肺梗死;

▲38、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刺激

外观淡黄,浆液性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多混浊

比重低于1.高于1.

凝固不自凝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阴性阳性

·····················································

······--·--

蛋白定量少于25G/L大于25G/L

蛋白数量葡

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常x/Lx/L

细胞分类以淋巴,间皮细

胞为主

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或淋巴为主

细菌检查-+

细胞学检查-+

(腹水为漏出液见于:肝硬化腹水.)(胃液呈咖啡残渣样外观见于胃溃疡)

40、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蛋白质代谢检查,如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A/球蛋白G比值测定;

?.胆红素代谢检查,如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尿胆原;

?.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反映胰腺疾病的酶是:淀粉酶)

?.肝纤维化常用标志物测定;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如乙肝五项

41.低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低于60g/L或白蛋白减少到25g/L以下,称为低蛋白血症.低蛋

白血症易出现腹水,A/G比值倒置(A/G1)span=""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如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

42.血氨升高是诊断肝性脑病,即肝昏迷的依据.

44.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病时肝功能有何变化?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与AST均显著升高.

?.慢性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常出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A/G比值减

低,并可随病情加重而愈见明显.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

?.谷-丙转氨酶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最具意义.

45.“胆-酶分离”现象:指急性重症肝炎时,肝坏死严重,线粒体大量破坏,AST明显升高,但

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46、AFP、ALP、γ-GT的临床意义

?.AFP阴性的肝癌其阳性率达86.4%;

?.ALP,可见于生理性增加;胆道阻塞或阻塞性黄疸时,ALP明显升高;

?.γ-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恶化,急性肝炎γ-GT呈中等度升高;急慢性酒精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γ-GT可呈明显或中等以上升高.

47.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意义.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

癌时,LDH显著增高

?急性心肌梗死,

?其他疾病,如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A

临床意义

+-+-++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强(俗称”大三阳”)

+---++急慢性乙肝,或慢性HbsAg携带者

+--+++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慢性乙肝,传染性低

-+--+-急性乙肝感染恢复期,或既往感染乙肝,有免疫性

---+++乙肝恢复期,传染性低

----++急性乙肝感染诊断空白期,或乙肝平静携带期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急性乙肝恢复中,正在产生免疫性

------排除乙型肝炎

(常出现在乙肝的恢复期,表明患者感染过HBV,病毒多被清除的指标为抗-HBs)

49.HCV-RNA的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治愈后很快消失.

50.糖尿病诊断依据:

?.1,空腹血糖=7.0mmol/L

?.2,服糖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3,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意静脉高血糖浓度=11.1mmol/L

51.血清钾增减意义

A.血清钾增加,见于

?肾脏排钾减少,如急慢性肾功不全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摄入或注射过量钾盐

?严重溶血或组织创伤

?组织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

B.血清钾降低,见于:

?.钾盐摄入不足,如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

?.钾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或应用排钾利尿剂

?.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52.血清钠增减意义

①血清钠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

②血清钠降低:见于:胃肠道失钠;尿钠排除增多;皮肤失钠;抗利尿激素过多

53.血清氯化物增高见于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等.

54.淀粉酶AMS升高见于:急性胰腺炎.

55.血清肌酸激酶CK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2~36小时达高峰.

56.诊断心肌缺血和坏死的标志物是:心肌蛋白和酶;肌钙蛋白I,即Tn-I诊断AMI特异性升

高,是AMI的真正标志物.临界值:1.5ug/L

57.滴虫及化脓性阴道炎,白带多呈黄色或黄绿色,有臭味;念珠菌性阴道炎时,白带呈豆腐渣

或凝乳状小碎块.

58,血沉及抗o试验有助于风湿病活动期的诊断.

59,葡萄糖耐量试验反应垂体内分泌功能.

60.有关DIC筛选试验是:

?.血小板计数;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血浆凝血酶原及时间;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含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yiduopf.com/afhgx/13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