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丨物忌全胜,事忌全美

来源书法观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弘一法师他有着旷世之才,无论做什么,“做一样像一样”。年少轻狂是才子,浪迹津沪,诚然一个翩翩公子;学成归国做教师,诲人不倦,自有天下名士风度;遁空门为法师,精研律法,终成一代律宗高僧。前半生浪迹燕市,厮磨金粉;后半生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度流年。他的一生,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弘一法师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弘一法师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弘一法师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弘一法师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弘一法师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微言》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为题小梅花屋图》愤怒之气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到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切不可为一时的情绪宣泄而不加控制导致事后的追悔莫及——弘一法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春游》

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蜜多时,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秋柳》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疑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忆儿时》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归燕》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花香》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弘一法师电影《一轮明月》中有一段剧情: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便要与他见最后一面。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妻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所以,当日本侵华时,他举笔题词:“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众生皆苦,生老病死,爱憎会,恨别离,求不得,放不下。而佛,便是舍弃个人的爱恨,普度众生的痛苦。一念放下,万般从容。因为放下了个人的爱恨,也就回避了无常的悲苦,了悟小爱的无常,也便成就了大爱的慈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爱,就是慈悲。

《三希堂》匾额

《三希堂法帖》内容

法帖共分32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书法丛帖,集历代书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以历史顺序编纂,囊括了当时宫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迹珍宝。

阅古楼内石刻

中国书法的最高艺术殿堂:《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十五年敕令大学士、书法家梁诗正编刻一部大型书法丛帖,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前无古人,共收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著名书法家作品,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到的所有名家名作墨迹珍品。

故此,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孙过庭、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徽宗、赵孟頫等历代书法大家真迹都有集于此。

“三希堂”内部照片

自魏晋至明末书法大家的名帖尽收其中。按年代顺序编次的一部书法通史。作为我国古代最高艺术成就的精品,它是我国古代书法家为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集中国传世书法之精萃。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鉴赏价值、史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书友强烈推荐:

《三希堂法帖》绸面精装珍藏版

《三希堂法帖》绸面精装珍藏版

原价:元/套

粉丝回馈价:元/套

无忧购买:

、全国包邮,货到付款,敬请放心购买;

2、7天内无理由包退,5天内包换;

3、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满意,可联系寄件人处理。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货到付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yiduopf.com/afhzz/26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