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别太用力,顺其自然
年轻的时候,酗酒熬夜,用力透支身体。年老的时候,忌口保健,用力维护身体。透支起来没有节制,养护起来也没有原则。季羡林曾经批判:很多人为了养生,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这种心态求长寿,岂不是南辕北辙。为了养生,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学各种养生的窍门,到头来把生活搞得只有养生,乐趣全无,又有什么意思呢?庄子在《养生主》里提到: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凡事不能过度,对待自己的身体,不能放纵欲望,也不能禁止欲望,要养护,但也不能太过。“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适度养生,顺其自然,才是最健康的状态。02
别太用力,适可而止
虚心过头就成为虚伪;自信过头就成为傲慢;原则过头就成为僵化;开放过头就成为放纵。《周易》中对“圣人”有过评价:懂得进退,知道适可而止,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主动裁撤湘军,交出兵权,这一举动换来曾家的安宁和富贵。凡事当有度,一味用力向前,就会物极必反。范蠡和文种帮助勾践灭吴,两人位极人臣,再进一步就会威胁到越王。范蠡功成身退,带着西施隐姓埋名;文种选择身居高位,最终被越王赐死。适可而止的贪婪叫努力,适可而止的欲望叫梦想。该进的时候要进,该退的时候要退。该显的时候要显,该藏的时候要藏。不知进退,就是取祸之道。03
别太用力,懂得看淡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也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不是每一份感情都能完满,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不是每一个理想都能实现。面对这些遗憾,最好的做法就是顺其自然,不再用力争取,苦苦纠缠。
《后汉书·郭泰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郭泰在太原时,有一天看到路上有个人背着一个瓦罐走路,走着走着,这瓦罐突然掉到地上去了,哗啦一声,吓人一跳。谁知那个路人看也不看,继续走他的路,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郭泰看了觉得很奇怪,就主动上前问他:“为什么你的瓦罐摔碎了,看也不看,弃之不顾,继续走路?”
那人回答:“破都破了,再看还有什么用呢?”郭泰觉得此人谈吐不凡,拿得起放得下,是个奇才,于是劝他进学。果然,求学十年之后,他就名闻天下。此人正是后来官至丞相的孟敏。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人这一生,凡事都赢在适度,毁在过度。
每个人总要历经沧桑之后才明白平凡可贵。
愿你我,余生都能学会接受命运的无常与缺憾,守住心中的清醒与克制。
做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人。
-end-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蜜多时,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